两组数字先扔桌上:200万桶/日,1300万桶/日
两组数字先扔桌上:200万桶/日,1300万桶/日。
前者是中国自俄罗斯的原油进口常见量级,后者是美国原油日产的高位。
比分就这么定了——阅兵彩排传来“稳”的消息,北京这边节拍不乱;特朗普访华无门,关税大棒又举起来,准备对华下狠手。
油价、汇率、海运费跟着屏住了呼吸,工厂的现金流最先捉襟见肘。
夜里十一点多,我在四环边的便利店等热牛奶,手机屏跳出一行字:“他要加税了。”
发消息的是做能源的朋友,没废话,只贴了几张图:LNG装船频度连着几周满格,美国页岩油产量维持在1300万桶/日,欧洲对美LNG占比再抬一格。
图片没配文,像球馆的大屏幕,比分不说话却很吵。
镜头回到长安街。
彩排那天,车队像尺量过,鼓点卡着秒表。
你能感到一种冷静的气压,像强队最后两分钟压着节奏控球。
外界在猜邀请名单,谁来谁不来成了茶水间的八卦。
特朗普把“我应该在场”的台词说了很多次,镜头没给位,他就转身去另一个场地刷存在感——对华加征关税的老剧本翻新上演。
时间拨到更早。
2018—2019那轮关税球,全世界都补了一课:不要把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
中国的能源供应链开始“多口岸开花”,中东、俄罗斯、拉美,一个个合同像乐高拼块,炼厂把船期安排得跟主场季后赛一样精细。
美国这边,页岩油、大量LNG产能高高在上,等着“超级买家”点头。
两个齿轮卡了一下,欧洲成为缓冲垫,欧盟对美LNG的长期合同一签好几年,冬天基本报到,议价权掉了一点,但安全感+1。
说到印度,得加一句。
折价俄油给了炼厂难以拒绝的收益,炼化利润表像被擦干净的挡风玻璃。
美国的信号也没断过,限制、评估、再评估,话铺在那,船还是进港。
和中国不同的是,印度的国内舆论对“便宜油”特别实在,该买就买,账会算。
特朗普把“印度25%关税”的威胁扔出来那会儿,油轮并没调头,这就像点球前的心理战,门将跳了,球照样进。
回到华盛顿的后台。
能源企业是特朗普政治团队的“赞助榜一”,这不遮不掩。
出口稳,岗位在,选区含笑;关税叙事又顺手,既能显强硬,又能把通胀往外推。
问题也长在纸面上——关税像霰弹,不长眼,下游企业的成本曲线最先中枪。
过去经验里,25%那档位对美国通胀的抬升是能感到的,制造业和零售端先咳嗽,商会的反对函会很快塞满邮箱。
我插个小场景,真实的。
外贸群里,一个做化工的老板周五还在压价,周一听到“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的风声,客户立马加了保护条款;另一个炼厂采购把夜灯开到两点,BOM里把俄油和中东原油的配比微调了两个百分点,核了三遍,净利每桶抬了几块钱。
成年人的世界没圣诞老人,只有表格、汇率和船期。
从体育战术的视角看会更清楚。
北京这边的打法像半场阵地,控节奏、压失误,阅兵、经贸、能源三条线互相保护;华盛顿更像全场紧逼,话术先上来,测试你的出球脚法。
控球率是叙事权,篮板是供应链韧性,转换速度是政策落地效率。
谁能在第四节还跑得动,比分就往谁那边倾斜。
再把镜头拉到欧陆。
美国开口要欧盟“买更多美国能源”,桌上摆的不是样品,是一叠数字,按设想要到3500亿美元的规模。
对欧洲企业而言,能源安全是命门,长协签了,冬天不冷,钱包要瘦一点。
2023年欧洲进口了五百多亿立方米的美LNG,这个量级改变了贸易流的方向,也改变了美国对亚洲谈判时的底气。
很多人关心一个字:真会下狠手吗。
我的判断更接近“分段推进”。
先放话,观察市场反应;然后挑冲击面小的品类试水,避免动到自家通胀和股市的逆鳞;看舆情,如果队友跟上,再加力。
全覆盖的“大招”门槛太多,企业利益、通胀目标、国会程序,一条都不轻巧。
更别忘了,中美经贸谈判还摆着,二级制裁要真走到底,桌布容易掀,桌腿很难动。
阅兵线再说几句。
国家叙事的舞台,邀请名单牵一发而动全身。
外面流言满天飞的时候,现场只在做一件事——稳稳当当地走流程。
有人问我,邀请没落地,会不会影响“气场”?
我看见的反倒是另一个画面:队列在凌晨风里站住,鼓点照响,北京夜里安静得能听见鞋底摩擦地面。
这个“稳”字,往往比外面的热闹更动真格。
企业侧的动作更直接。
做制造的朋友这周在问三件事:汇率套保够不够、海运订舱要不要提前锁一批、原材料有没有可替代表。
经验谈给三条建议,别把短期波动放大成长期风险,跨币种结算多备几手,税目情景做压力测试,把单品的弹性先算清。
不是鸡汤,是真刀真枪省钱。
把视角再拉远一点,中俄能源合作这条线并非临时起意,在俄油折价、运费可控、炼化收益三项齐平的情况下,采购的Excel会替你做决定。
对美国而言,欧盟已被固定在一段时间里,中印是“变量”,对中国出关税牌,是想把变量锁回自己的剧本里。
能不能锁住,看谁的体能条更长。
我爱用体育比喻不是为了好玩,是因为它能把复杂的变量压缩到一张战术板上。
想想上一季的总决赛,三分命中率、二次进攻、失误控制,这三项加起来基本决定了走向。
对应到现在,叙事权、供应链、政策执行力,就是那三项。
关税只是一次强硬犯规,裁判吹了哨,比赛还在继续。
有件小事挺说明问题。
朋友在青岛码头看船,风很大,海雾把灯光揉成一片。
他说,俄油那条线的船期这两个月紧得出奇,靠泊窗口跟抢票似的。
我让他多拍几张照片,他回了四个字:忙,先不聊。
情绪全在这四个字里。
SEO词留给检索机器人看,也顺便给人看: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二级制裁、俄罗斯石油、中俄能源合作、欧盟购买美国能源、印度25%关税、页岩油、LNG、九三阅兵、阅兵彩排、中美经贸。
这些词像地图坐标,连起来就是当下的路线。
写到这儿我也想听听你的场边视角。
你在工厂,是先锁一波运力,还是等一脚探底再下手?
你在券商,是偏向“以稳对冲”,还是押一把“英勇抓反弹”?
你在能源行业,俄油与中东的配比还打不打折?
评论区摊开战术板,我们把这场球的录像回放带上时间轴,一帧一帧抠。
谁知道呢,也许下一条消息蹦出来,比分又改了。
最新资讯
- 2025-08-19梅婷剪了波波头太勾人了!又穿纹衬衫搭牛仔短裙,看着好高级啊!
- 2025-08-19头发烫完干枯毛躁怎么办?「密集护理必备」
- 2025-08-192025 夏季新款女式玻璃杯:高颜值大容量,泡果茶超适配的可爱吸管杯
- 2025-08-19两组数字先扔桌上:200万桶/日,1300万桶/日
- 2025-08-19创业第一步:个体户还是公司?一文讲透5大核心区别与避坑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