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枚导弹打发乌克兰!美国军火库见底,找日本回购二手货
7月1日,美国防长赫格塞思突然按下暂停键,叫停了一批运往乌克兰的武器:数十枚“爱国者”防空导弹、数千发155毫米炮弹和上百枚“地狱火”导弹,全被卡在波兰中转站。 白宫和国务院直到消息见报才知情,特朗普本人更是“措手不及”。
短短7天后,剧情彻底反转。 7月8日,特朗普亲自下令重启军援,155毫米炮弹和火箭炮导弹重新装箱运往乌克兰前线。 当记者追问“谁授权暂停”时,特朗普甩出一句:“我不知道,你告诉我?”
这场闹剧暴露了美国军工体系的致命伤。 五角大楼一边宣称“库存告急”,一边抛出2026年采购14000枚“爱国者”导弹的计划,规模暴增至原计划的4倍。
但现实很骨感:美国军工厂每年只能造450枚“爱国者”导弹,其中一半还得优先供应美军。
更讽刺的是,美国连这点产能都保不住。 由于波音公司导弹导引头断供,美国与日本合作的增产计划直接搁浅。 情急之下,美国竟向日本回购二手“爱国者”导弹,30亿日元买回自家卖出去的货。
乌克兰前线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155毫米炮弹断供导致乌军火力压制能力暴跌70%,防空效率缩水40%,士兵被迫用民用对讲机指挥,屡遭俄军电子战碾压。
尽管特朗普承诺提供10套“爱国者”系统,实际到手的导弹仅10枚,缩水幅度高达66%。
军工瘫痪的根源早已埋下。 欧洲同样深陷产能泥潭:欧盟吹嘘155毫米炮弹年产量达100万枚,实际仅55万枚;德国莱茵金属新建的弹药厂要到2027年才能投产。
#图文打卡计划#供应链脆弱、原材料短缺、工人不足——这些病灶让欧美军工厂集体“喘不过气”。
美国内部的政治算计同样火上浇油。 防长赫格塞思半年内三次单方面切断对乌军援,被白宫内部痛批“惹怒所有人”。 共和党两派势力还在角力:一派要求“弃乌保亚太”,另一派坚持“耗死俄罗斯”。 而特朗普一边对普京放话“不满意”,一边用10枚导弹搪塞乌克兰,被俄媒直斥“敌人”。
军火商却赚得盆满钵满。 洛克希德·马丁等巨头订单激增,美国对乌援助768亿美元中仅17%真正流向乌克兰前线,其余都进了美军工复合体的腰包。 更隐秘的交易浮出水面:乌克兰被迫用稀土开采权抵押武器,经济命脉彻底攥在美国手中。
欧盟看透了这场游戏。 当美国施压盟友“分担防务责任”时,德国、法国、英国凑出的48亿欧元军援,还不及乌克兰需求的零头。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索性抛出8000亿欧元“武装欧洲”计划,用行动宣告“不想再当跟班”。
俄军的战场优势仍在扩大。 库尔斯克地区被俄军控制后,乌东防线岌岌可危。 而美国陆军战术导弹库存仅剩17%,连自家战备都捉襟见肘。 当俄军事记者嘲讽“美国是敌人”时,五角大楼的采购清单成了最苍白的回应。
最新资讯
- 2025-07-26AI 智能质检系统在汽车制造企业的应用
- 2025-07-26西门子软启动器经销
- 2025-07-26HAWE轴向泵SCPSD-400-14-15柱塞泵、油泵
- 2025-07-26白话解缠论56课:强调理论的“当下性”和“可操作性”
- 2025-07-26法国巴黎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 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