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力今非昔比,看看当下,东南亚国家什么态度

雅加达的清晨,阳光刚爬上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阿迪已经站在万隆高铁站台搓着手等待首班列车。

这个印尼小商贩以前每个月都要在雅万高速上堵三四个小时,现在擦着汗笑道:"这可比骑摩托车舒坦多了,中国老铁这高铁建得,真叫一个地道!"

时间倒回二十年前,东南亚街头的中国货还都是些廉价小商品。马来西亚的茶室老板陈伯记得清清楚楚:"那时候中国制造?嗨,质量差得很!现在你看看,连手机都用华为了。"他指着墙上微信支付的二维码,笑得见牙不见眼。这种转变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就像老挝水果商坎普说的:"以前我们的香蕉要绕道泰国,现在火车直接开到昆明,中国人下单的速度比我们摘果子还快!"

1997年那场金融风暴来得突然,东南亚各国货币像坐过山车似的往下掉。泰国餐馆老板娘玛妮至今心有余悸:"当时觉得天都要塌了,谁知道中国硬是扛着不让人民币贬值。"这个决定让中国出口吃了闷亏,却让整个东南亚缓过劲来。越南河内的退休外交官阮文胜抽着烟回忆:"那会儿我们才明白,这个北方邻居关键时刻靠得住。"

南海的风浪从来就没消停过。菲律宾渔民卡洛斯一边补渔网一边嘟囔:"前些年美国佬老撺掇我们闹事,现在?"他指了指船舱里的中国制冰柜,"还是做生意实在。"2002年那份《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得不容易,柬埔寨的学者索昆在咖啡厅里翻着旧报纸:"就像俩邻居定了个规矩,虽然还会为院墙吵架,至少不会抄家伙了。"

曼谷夜市的人潮里,泰国导游阿南举着小旗子喊:"支付宝!微信!"他带的旅游团清一色中国游客,"疫情那会儿可把我们愁坏了,现在总算又热闹起来。"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在东南亚的消费能顶半边天,新加坡金沙酒店的接待员林小姐笑着说:"他们一来,我们奖金都能翻番。"

越南工厂的流水线上,女工阮氏梅正在组装手机零件。她不知道这些配件来自中国,只知道"这个月加班多,能多寄钱回家"。数据不会骗人,越南电子产业一半的原料都得从中国进口,就像泰国汽车厂的老师傅巴颂说的:"没有中国零件,我们这条生产线就得歇菜。"

金边的射击场上,中柬"金龙"演习正搞得热火朝天。柬埔寨士兵索帕擦着枪嘀咕:"以前光听美国人吹,现在中国兄弟手把手教真本事。"这种联合军演一年比一年规模大,新加坡防务专家李明在专栏里写:"现在的南海,就像个高压锅,中国这个稳压阀还算靠谱。"

马尼拉的菜市场里,菲律宾主妇玛丽亚挑着中国苹果:"比美国的便宜,比本地的甜。"她不知道什么RCEP,只知道关税降了东西更便宜了。马来西亚的橡胶园主陈老板说得更直白:"跟着中国干,有钱赚,这不就结了?"

雅加达的高铁呼啸而过,车窗映出印尼大学生迪塔的脸。她刚参加完中企的招聘会:"中国公司工资高,还能学技术,谁不想去?"数据显示,东南亚年轻人学中文的热情比学英语还高,就像越南网红阿琼在直播里说的:"现在不会两句中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混互联网的。"

夜幕下的湄公河泛着粼光,老挝船工坎乔哼着小调。中老铁路开通后,他的运货时间从三天变成三小时。"中国兄弟这铁路修得,比我们村长家的水泥路还平整。"他笑着把最后一箱芒果搬上车,车头的灯光刺破夜色,像条金龙游向北方。

本文只是休闲娱乐,不会及任何商业用途,假如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