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无人机大规模袭击!基辅政府大楼受创,两国激烈博弈引发新一轮国际关注

2025年9月6日晚至7日凌晨,俄军对乌克兰发动了大规模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位于基辅的乌政府大楼遭到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首次袭击。

先把关键事实摆清楚。乌克兰空军说,俄军从库尔斯克州、布良斯克州、罗斯托夫州等地起飞,打出800多架无人机和13枚多型“伊斯坎德尔”导弹。乌方拦下了747架无人机和4枚“伊斯坎德尔-K”,但还是有9枚导弹、56架无人机打中37处地点,另有8处被碎片波及。基辅市内确认2人死亡、18人受伤。这个量级,已经是冲突爆发以来最大的无人机打击。

这说明什么?第一,俄军用数量压迫,想把乌克兰的防空疲劳化、弹药打空。拦截率看着高,但一旦出现“漏网之鱼”,要害点就有风险。第二,选在政府大楼上“开一个口子”,就是要给对手和外界看——能打到政治中心。

接着看各方说法。乌总理斯维里坚科说,政府大楼屋顶和上层受损起火,过火面积超1000平方米,火后来被扑灭。基辅市长克利奇科说,“疑似因无人机被击落”引发火灾。与此同时,俄国防部称,打击的是基辅西郊一家工业企业和南郊一处物流基地,所有目标被击中,并未打基辅市内其他目标。

这中间有两层意思。其一,俄方在强调“打的是军事相关”,为的是避免引发更大国际反弹。其二,乌方把“首次命中政府大楼”放大,这是在争取援助话语。两边各讲各的重点,同样是在给外界“定性”。

再看外部反应。乌外长安德烈・西比哈说这是“一次严重升级”。前英国驻莫斯科和基辅国防武官约翰・福尔曼认为,这不是意外,而是传递“能继续往上加码”的信息。换成大白话,就是莫斯科在下棋,时紧时松,目的是吓住乌克兰,顺带摇一摇西方的耐心。

美国这边,基辅打算把这次袭击和普京前几天的表态一起摆给总统特朗普看,强调普京是和平的拦路石。此前波兰驻基辅领事馆遭袭后,特朗普决定给乌克兰提供防空导弹。这次事件,可能让白宫在防空和弹药上再加一把力。问题在于,美欧库存并不宽裕,补产周期长,这是硬约束。

欧洲的算盘同样清楚。乌克兰借机敦促欧盟再砍俄罗斯化石燃料收入。但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不愿意削减订单,内部很难一致。因为这个,欧盟想靠“断钱”加压莫斯科,短期内力度有限。

回到战场层面。打政府大楼,短时间内未必能瘫痪指挥,因为乌方早就做了分散和备份。可它能逼乌方把更多防空拉回基辅,前线和电力设施就更吃紧。再说,现在快入秋,往冬季走,俄军很可能把电网、热力和军工修复点再次列入重点。乌方的回应,八成还是加深远程无人机对俄本土油库、工厂的打击,和跨境电子战干扰,维持对等压力。

还有一点别忽略:这次“800余架”的数字来自乌方通报,俄方惯常不公布细项。信息战也是战场一部分。对普通人来说,更直观的是空袭警报拉了多久、晚上电有没有、地铁里挤了多少人。这些细节,决定了民众能承受多久。

最后看一个小细节。7日清晨,基辅赫鲁夏蒂克街口,消防员把最后一股白烟压下去,玻璃碎渣被装进黑色垃圾袋,一个穿灰色外套的工作人员从政府大楼台阶上抱着两沓文件匆匆下楼。下一次空袭来之前,基辅要把防空、电力和外援三件事如何排优先?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