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蓝软件“小蓝”机器人亮相东盟博览会:重构边境金融服务链,释放人机协同新价值

9月17日至21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展会吸引超45个国家、约3200家企业参展,作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平台,其人工智能展馆内,广西农商联合银行与科蓝软件联合推出的“小蓝”AI智能柜台,凭借对边境金融痛点的精准破解,成为现场焦点。

一、痛点锚定:广西边境金融的三重现实困境

作为我国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份,广西8个边境县年边民互市结算额达323亿元,但金融服务长期受困于三大难题:

网点覆盖不足:边民办理业务需“翻山越关”,银行线下服务成本是城市地区的3倍以上;

多语言服务缺失:东盟客商与少数民族边民存在沟通壁垒,制约跨境业务推进;

现金管理风险高:传统人工柜台难以实现全流程风控,欺诈交易拦截能力有限。

深耕边境金融多年的广西农商联合银行(前身为广西农信),依托广泛的服务网络与本土化人才队伍,迫切需要一套“降本增效+提升服务品质”的创新解决方案,“小蓝”机器人应运而生。

二、核心突破:“小蓝”机器人的四大技术与功能革新

作为金融业首个鸿蒙原生适配的智能机器人,“小蓝”从技术底层到业务场景实现全维度突破,精准回应边境金融需求:

1. 鸿蒙原生,破解改造难题:实现“零改造”连通银行大堂区与现金区,无需额外投入改造网点,直击银行网点升级的核心痛点;

2. AI多语,打破沟通壁垒:接入国产大模型,支持壮、汉、英、越等多语言交互,边民说出越南语“xin chào”(你好),即可即刻切换对应服务界面;

3. 数币融合,提速跨境服务:提供7×24小时数字钱包兑入兑出、硬钱包发放服务,更创新对接“边民贷”白名单系统,实现授信与结算“一站式办结”;

4. 风控升级,强化安全保障:独创MCP多机协作协议,让网点内多设备形成“群聊式联防”机制,大幅提升欺诈交易拦截率。

三、模式重构:人机协同催生边境金融新服务生态

“小蓝”的价值并非简单替代人力,而是推动金融服务链的智能化重构。随着“小蓝”接管高柜基础操作,释放的人工柜员被重新部署至更高价值领域,形成“机器办基础业务、人做增值服务”的新模式:

跨境客户关系深化:原高柜柜员凭借语言优势与文化认同,转型为东盟客商专属服务专员,精准对接跨境金融需求;

定制化产品开发:深入边境集市调研,针对性设计“小额、高频、线上化”金融产品,贴合边民日常使用场景;

数字金融普及:走村入户开展教学,帮助边民掌握数字钱包、线上结算等工具,提升边境地区金融服务可得性。

“有了小蓝帮我守柜台,我不用再困在重复操作里,能专注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刚从柜员转型为客户经理的黄小姐,道出了人机协同的实际价值。

 四、行业价值:标杆意义与市场前景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专家在展会现场评价,“小蓝”机器人将AI、鸿蒙、数币、边贸四大国家级战略融入单一设备,不仅是“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落地的标杆样本,更构建了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最小闭环”。

IDC最新报告进一步预测,2025年中国银行智能终端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而“小蓝”这类“语言通、业务通、监管通”的AI高柜机器人,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未来将带动数千亿级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增量,为边境金融乃至全国银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