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里,郭景云为何未听傅作义令?或与电报有关

在平津战役期间,郭景云没有听从傅作义的命令,这件事与一封电报有关。

1948年12月,洋河边上,新保安在凛冽的寒冬中颤抖。

风吹着雪花,猛烈地掠过山野和街道,摇晃着老树的树身。

大雪把新保安封住了,傅作义的35军也被雪挡住了。

郭景云军长独自站在窗边,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叹了口气,说:“要是当初在张家口别磨蹭那么久,路上再利索点,早就离开这片危险的地方了。”

他清楚记得,12月6日下午,部队从张家口出发前往宣化,一路上还算顺利。但刚一出宣化城,就遇到了麻烦,不是道路被破坏,就是遇到解放军的阻击,让这支部队原本威风凛凛的形象大打折扣,只能边走边停。

在新保安西边的鸡鸣驿地区,解放军进行了猛烈的阻击,据说对面是华北第二兵团的第十二旅。

一个小队伍怎么可能挡住两个机械化师的前进,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郭景云淡淡地说了一句:“让前锋部队把解放军赶走,工兵负责修路。”说完,他便靠在座位上闭上了眼睛,开始休息。

枪声炮声持续了好长时间,时有时无。这里的解放军好像特别多,他们的战术也变了,不再是一打不过就撤退,而是选择死磕。

前面的队伍多次冲锋,但都没有取得成果。后来增派的队伍上去后,虽然有些许进展,但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了。郭景云生气地下令:“就地扎营休息。”

军部设在鸡鸣驿,101师就在鸡鸣驿附近,267师则在下花园附近。

晚上,参谋长田士吉收到了总部发来的紧急电报,命令他们立即返回北平。同时,他收到了几份来自部队的报告:鸡鸣驿四周发现解放军的调动频繁;鸡鸣驿到新保安的公路两侧,有许多解放军士兵在修建工事;下花园方面也出现了很多……

田士吉拿着电报,赶紧叫醒了正在睡觉的郭景云。

“长官,情况确实有些不妙。”田士吉向郭景云汇报了总部的来电以及他所了解的情况后说道。

郭景云很冷静,没有表现出丝毫惊讶,他说道:“解放军的大部队可不敢轻易和我们硬碰硬,那些小股敌人不过是骚扰一下,不用太过紧张。让兄弟们好好休息,明天早上让267师打头阵,趁着天还没亮发起攻击,一口气冲过去。其他部队要在明天早上8点前准备好,随时待命出发。”

他话刚说完,就直接倒在了床上,接着又睡了过去,脸上带着一丝轻松的微笑。

黎明时分,田士吉再次出现,他神情紧张地递给郭景云一份紧急电报,说道:“将军,东北的解放军已经进入关内了。”

“什么?”郭景云接到电报,只见上面写着:“林彪的部队进关后向那个方向移动,希望尽快击破对面的敌人,赶回北平。”

不祥的感觉突然出现在郭景云的脑海里,让他觉得情况不太对劲,必须赶紧离开。但他内心的不安只持续了很短时间,说出来的话也变得平淡了许多:“还是按照原计划行事吧。”

按照郭军长的指示去做。

12月7日凌晨6点,267师开始出发。一辆接一辆的汽车在公路上排成长长的一列,就像一条蜿蜒的长龙。

当车队接近西八里时,前方突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还伴随着炮弹和手榴弹的爆炸声,显然267师已经与解放军交火了。从早上7点开始,战斗一直持续到10点多,枪炮声依旧激烈。

郭景云起初并不在意,但后来越来越急了,频繁打电话询问情况,每次267师的师长温汉民都回答说:“战斗还在激烈进行中。”

到了中午,郭景云见道路还没打通,就急切地对田士吉参谋长说:“你赶紧用报话机向总部汇报,请求飞机支援。我先去前方看看情况。”说完,他就带着几名参谋出发了。

下午两点左右,西八里的枪炮声变得更加激烈,这显然是因为郭景云在那里指挥战斗。此时,一些支援的飞机也飞到了战场上空。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大规模进攻,解放军边打边撤退。

267师占领西八里后,郭景云带领的大部队接着向新保安挺进。紧跟其后的101师,在师长冯梓的带领下,一边抵挡着从下花园方向追击而来的解放军,一边阻止从涿鹿县渡过大洋河北上的解放军,同时迅速向新保安前进。

解放军前后夹击,郭景云已经忙得焦头烂额,没想到盼来的支援飞机又添乱,这让他十分生气。

在公路上,35军的汽车和炮兵车辆正朝着新保安前进,车上的官兵们心里都在想着早点到达目的地。他们抬头望向天空中的几架飞机,就像是溺水的人看到了救生艇一样,心中充满了希望。

没想到,那些飞机并不在解放军的上空盘旋,反而一直紧追着车队,不停地绕圈射击,扔下手榴弹,投下炸弹,还撒下一些传单……

“简直瞎了眼,我可是自己人!”很多人在汽车上对着天空大声喊叫。

飞机还在35军的头顶上盘旋,一架飞机还向车队俯冲射击,905号的字样都看得一清二楚。

战士们只好下车找个地方躲起来,心里又气又无奈,骂道:“要是没有飞机扔炸弹,我们只需要小心前面的路就行。现在飞机一来,还得躲炸弹,这简直是太冤了!”

“快用信号板联系地面!”一位指挥官忽然喊道。

不久之后,几块布板被摆放在了容易被人注意到的位置。

有人倒下了,鲜血染红了地面,几辆汽车中了弹,火光冲天。

地上躺着不少人,他们抬起头大声咒骂:“真是岂有此理!”“你这是在耍花招!”

这件事被通报给了郭军长。

军长一拍桌子,生气地说:“连飞机上都有解放军了,这仗还怎么打?”

就在前几天,35军在张家口附近与解放军交战时,支援的飞机误炸了郭景云的部队,其中一名白姓营长不幸遇难。这位白营长曾是郭景云当团长时的老连长,这让郭景云既生气又心痛。

太阳渐渐西沉,天边泛起了淡淡的霞光。飞机在35军的阵地上空盘旋了好一阵子,折腾得够呛,最后精疲力尽地飞走了。这时,黄昏已经降临。

从下花园到新保安只有不到30里地,而鸡鸣驿到新保安也只有20里远。可是,全部装备现代化的35军却整整忙碌了一整天。

傍晚六点,35军的大约400辆汽车终于全部驶入了新保安城内。

那时候,副军长王雷震建议郭景云赶紧连夜回北平,这样不到两小时就能和怀来的104军会合了。

郭景云向来固执己见,完全看不起解放军,便轻蔑地说:“我们已经折腾了一整天,兄弟们都疲惫不堪了。前面的情况不清楚,夜间行军风险更大,可能会有更多的损失,今晚就在城里宿营吧。”

夜晚,不时有人给郭景云打电话或送来消息:解放军的大部队正向新保安附近移动;他们在新保安以北的山地里修建了许多工事;还占领了新保安以东的沙城和土木堡……

他心里一紧,但脸上没有露出任何异样,依旧从容不迫地说:“知道了。”

郭景云心里清楚,身边的人都有点紧张和担忧,为了让大家安心,他安慰大家说:“你们先好好休息,明天我们就能回到北平了,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紧接着,他又特意说了安春山几句不好听的:“安春山连那么小的土木堡都守不住,还给我添乱,简直就是吃白饭的!”

他显得很冷静,说话的语气平稳,还带点瞧不起人的味道。

虽然嘴上没说,但他比手下人更清楚,新保安实在待不下去了,留在这儿过夜也是迫不得已。

黎明时分,35军离开了新保安城。但没过多久,就遭到了解放军的拦截,战斗变得非常激烈。

郭景云的手下急着回北平,拼命往前冲,但解放军也不怕死,利用阵地顽强抵抗,一步也不退让,结果打了一整天也没能前进到东八里,最后只能在天黑时退回新保安。

第二天一大早,郭景云带领部队沿着公路发起攻击,多次冲锋,一度攻破了解放军在东八里的防线,但很快就被解放军反击回去,最终还是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郭景云非常生气,命令部队要冲破敌人的防线。他自己也冲在前面指挥战斗,用炮火和冲锋攻击敌人;他还请求空军支援,但结果只是增加了伤亡,士气也变得很低落。

郭景云生气了,觉得毫无办法。他怎么也想不通,之前总是轻易避开的解放军,这次竟然敢正面迎战,坚决堵住了“王牌军”的去路。

不行,非要见个高低,他又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在天黑之前拿下东八里!”

这次,郭景云精心策划,决定出动两个师的兵力,自己亲自指挥炮兵和步兵,全力突破敌人的包围圈。

然而,进攻才刚开始不久,就遇到了强大的反击。原来,解放军的华北第2兵团主力部队迅速赶到新保安,将整个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郭景云的愤怒变成了一片可怕的沉默。

他在新保安只能坚守等待救援,进退两难,无法作战也无法撤退。

“我们一定要固守新保安!”郭景云知道,越是解放军兵临城下,越要给部下打气。他召集军官们训话:“我们35军是吃钢咽铁长大的,谁也啃不动,吃不掉。我们有跟傅总司令守城的经验,现在守个新保安,算个屁!”

再说,总司令不会不管我们的,增援部队很快就会到来。到时候,里外夹击,肯定能成功。我郭某人绝不会丢下任何一个兄弟,保证大家安全返回北平!

新保安是一个小城镇,只有1000多户人家。它位于长城外的沙城和下花园之间的公路和铁路线上,可以保卫北京和张家口。新保安被称为“锁钥重地”。

相传,明朝为了防止蒙古军队的侵袭,在这个地方建起了一座坚固的城堡。这座城堡的城墙高达12米,顶部宽达6米,外表用青砖砌成,内里则用实土夯实,十分坚固。

绕城有东、西、南三座城门,没有北城门。位于十字街心的钟鼓楼是全城最高的地方。新保安这个名字,据说是因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慈禧太后逃往西安途中在这里住了一夜,所以被封赐的。

郭景云和他的35军就像一群羊一样,被解放军围困在新保安城里。

郭军长怎么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同样也没人会想到,傅作义当初对35军寄予的厚望,如今竟然落得这般结果。

几天来的攻击都没有什么进展,郭景云既生气又着急。他不由得吸了口冷气,感觉到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郭景云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突然又收到了一封电报,这让他更加愤怒,简直像一头发疯的狮子。

傅作义得知35军被困在新保安后,马上发电报命令16军和104军去救援,并让104军的军长安春山负责西部地区的指挥工作。

然而,电报到了郭景云手里时意思已经变了。35军的译电员把任命安春山为“西部地区总指挥”错译成了“西部收容总指挥”。

因为电报翻译错了两个字,郭景云的心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不仅对安春山感到不满,连傅作义的命令也听不进去了。

听到“收容”这个词,郭景云心里很不是滋味。安小个子竟然来收容我们郭景云的部队?安春山到底算什么?35军什么时候沦落到这种地步了?

“叮铃……”电话铃声响了起来。郭景云拿起电话,不耐烦地问道:“你是哪个地方的?”

“104军,麻烦找郭军长来接电话。”对方回复道。

一听是104军打来的电话,郭景云立刻怒气冲天,大声质问道:“我就是我,你是谁?”

“王晓天。”

不是安春山,而是104军的副军长,这让郭景云的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些。

不过,他是安春山的人,来收容我郭景云的,所以没客气地问:“安小个子来了没有?”

这么叫我们的军长不太合适吧?王宪章听了心里觉得有些不对劲,但还是恭敬地回答:“安军长没来,他让我带部队来接你们出城,他自己在怀来等你。”

郭景云心里憋着一股火,真想冲上去好好教训对方一顿,但一转念,这人又不是安春山,再说王宪章也是来帮忙的,也不好太冲。于是,他只能应付了几句,敷衍了事。

他们决定,104军负责攻打沙城,而35军则在外配合,双方会师后迅速撤回平地。

一切都按照预定的方案顺利推进。

104军拼尽全力,打了整整一天,却始终不见35军的身影。其实,郭景云根本就没行动,还在新保安城里生闷气。

王宪章见对方不接受这份好意,便带着部队撤退,打算第二天攻打距离新保安只有10里的马圈。

王宪章怀疑郭麻子在故意欺骗自己,让104军空打了一场。他立刻打了安春山的电话,详细汇报了情况。

安春山一听,心里非常不痛快。郭麻子除了有点骄傲外,其他也没什么真才实学。记得当初,他竟然因为运送机械,把104军的258师落在了张家口。

现在不是闹矛盾的时候,作为总指挥,必须顾全大局,不能跟他一般见识。

安春山想着,就让报话员说:“给我接新保安,找郭军长通话。”

耳机里响起了郭景云的声音。安春山按下了通话键,说道:“郭军长,我们104军准备攻打马圈,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必须果断突围。”

郭景云怎么肯接受安春山的指挥呢?他阴阳怪气地说:“总指挥,你的部队行动迟缓,是不是在等着看我的笑话?解放军的阻击非常顽强,我实在没办法,你也不来前线指挥。”

安春山略带不满地说:“傅总司令命令我们赶紧往北平集中,我的队伍已经在做准备了,你的部队也要全力向东方进攻。”

郭景云冷笑着说道:“总司令让你来解救新保安的危机,你的部队应该打通道路,到新保安城来接应35军。不然的话,我就不走了。”

安春山觉得自己快要放弃,但转念一想,如果不救出35军,就无法向总司令交代。

他忍着怒气说道:“郭军长,新保安是个危险的地方,根本守不住。我的部队要是进去了,还得想办法再出来,要是形势不好,咱们都可能出不来。我看您还是准备从城东突围吧。”

郭景云生气地说:“你看着处理吧!我是不会走了!”

安春山又说:“咱们不能这样,新保安们守不住。”

见郭景云没说话,他几乎是央求道:“老兄,不管对你有多大意见,也请你一起出城突围。我在怀来等你。”

郭景云哼了一声,带着恶意问道:“姓安的,你别绕弯子,你不是收留了我35军吗?”

安春山觉得这事很奇怪,以为郭某人没事找事,有点激动地说:“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咱们现在应该互相支持,不要乱猜疑,不要吵架。”

安春山话还没说完,郭景云就火了,大声嚷道:“你要是想收留我,门儿都没有,我哪儿也不去!”

安春山见郭景云还是不肯出城,而且态度强硬,便大声说:“我的部队只能打到马圈为止,你自己看着办!”

郭景云又凶又软,破口大骂:“姓安的,等我从里边逃出去回到北京,跟你小子打官司。”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清脆的断开声,然后就挂掉了。

安春山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怒火,他把郭景云的冷漠和无礼告诉了傅作义。

傅作义一脸愁容,怎么也没想到两位军长竟然因为一时意气用事,闹得不可收拾。可他心里明白,35军对他至关重要,无论如何都得想办法救出来,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他在电话里对安春山说:“春山老弟,你别介意,大局要紧。现在别无他法了,只好请你亲自去新保安前线指挥,无论如何都要把郭景云拉出来!”

他说话的语气非常认真。

安春山非常明白傅作义的用心。35军是他发家的部队,也是他最倚重的王牌,就像自己的命根子一样。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一定要把35军救出来。

安春山心里有自己的打算: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部队即将向北平集结。不过,康庄、八达岭、居庸关这些地方都在东北共军的进攻范围内,16军能不能守住,心里也没底。

到底要不要前往新保安的前线指挥呢?他犹豫不决。

35军在新保安遇到阻碍的情况,很快就传到了北平,傅作义也听到了这个消息。

傅作义很吃惊、很担心、很着急,生怕35军出事。所以他连续下了四道命令。

35军不要在新保安停留,要快速向东前进;104军大胆向西前进,一定要与35军汇合,之后沿着沙城到丰台的路线返回平津。

105军向下方花园和鸡鸣驿发起进攻,配合35军的行动;16军在康庄一带阻挡程子华的部队,确保主力部队的安全。

命令已经下达,傅作义静静地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脑子里的思绪变得愈发沉重。不过,他还是希望这只是一场虚惊。

那是一个寒冷的12月8日,具体来说是1948年的这一天。

第二天一早,王克俊急急忙忙走进傅作义的办公室,忧心忡忡地说:“105军来支援35军,在宣化以西的沙岭子一带遭到解放军顽强阻击。刚撤回张家口,又被杨成武的部队包围。”

“另外,”王克俊接着说:“袁朴由康庄来电话,说解放军正在积极准备攻城工具,16军处境危险。”

傅作义一边来回走着一边问道:“104军那边有什么新情况?”

旁边的参谋长李世杰说:“安军长是通过怀来打来的电话,他说104军已经攻下了宋家营,现在正在攻打赵家营,准备向马圈进攻。”

李世杰把刚刚画好的军事地图摊开,指着地图说:“马圈离新保安只有10里,只要35军能冲出城,两军就能联系上了。”

傅作义眉头紧锁,语气凝重:“赶紧给春山传话,形势严峻,必须给部队下达死命令,无论如何都要拿下马圈,一定要把35军安全接回北平。”

在怀来,安春山接到傅作义的电报后,立刻命令副军长王宪章迅速向马圈进攻,打通35军东来的道路。

他没有亲自到前线指挥,因为他觉得去了也未必会有太大改变,或许不亲自去更好一些。

早上七点,炮弹如雨点般砸向了马厩。

五个部队的兵力,在十几架飞机的掩护下,轮流向解放军的阵地发动攻击。

王宪章指挥104军全力向西进攻,首先占领了赵家营,接着拿下乔家营,最终攻克了马圈以及周边的村庄。

新保安城的轮廓都看清楚了,却不见35军的一个人。

当王宪章在马厩里急得团团转时,他突然想起了郭景云昨天在电话中的强硬语气,似乎明白了什么。原来这家伙还在新保安城里生气,故意按兵不动。

于是,王副军长将战斗情况通过电报告知了安春山。

下午两点,安春山给35军打了电话,对郭景云说:“我们已经占领了马圈,你最好听从我昨天的建议,从新保安东南方向,经过马圈、宋家营、赵家营、贾家营向东撤退。”

郭景云像头野牛一样固执,还在新保安城里摆架子,显威风呢!“你打不到城门,我郭景云绝不出城!”

安春山坚定地说:“如果你们不能在日落前突围,我就把104军和16军全部撤回北平。”

郭景云就是不愿意出城,无论安春山和王宪章怎么着急,也白费劲。

为了救援35军,104军的两个师付出了巨大代价,其中250师就有6个营长伤亡,战斗力大打折扣,再继续进攻也难以取得成效。不过,考虑到整体局势,安春山决定再等待一段时间。

35军的副军长王雷震、参谋长田士吉等人,得知郭景云再三拒绝安春山的决定后,都觉得情况不太对劲。

大家对35军的前途感到担忧,于是向郭景云提议:“军座请再考虑一下。我们现在的情况非常危急,应该赶紧组织人手,和安春山一起突围。104军已经为我们清除了向东走的障碍,我们为何不趁此机会冲出去呢?只要能和104军在马圈汇合,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郭景云态度傲慢,完全听不进手下人的劝说。他生气地说:“安小个子算什么人物?难道我就这么不值一钱?我不出去,坚决不出城!”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如果来的真是自己的人,就一定会到新保安城来救35军。”

再怎么劝说,也只能遇到阻碍。

安春山和王宪章等了很久,也没见到35军的动静。与此同时,解放军连续攻打马圈、赵家营和宋家营,104军开始有些应对不过来了。

傅作义打电话给安春山,让他无论如何也要把郭景云带出来。安春山无奈地说:“从马圈到新保安,一眼就能看到,中间没有任何阻挡。总司令命令他,他都不出来,我有什么办法能带他出来呢!”

傅作义还没来得及回答,安春山又问道:“我们应该去北平会合,还是在这里作战?在这没有准备的绝境中作战,既没有胜算,也没有准备。到底该怎么办呢?”

傅作义让安春山去救郭景云,但安春山没能把人救出来,反而开始抱怨总司令。

傅作义说不出话来,最后只能垂头丧气地说了一句:“你看着办吧!”

安春山心想,事情看起来不太妙了,总司令的态度开始动摇,而郭景云又不听劝告,处境变得非常被动。

但是,他还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给郭景云打了电话,认真地说:“如果今天的机会错过了,你再出来就不可能了。”

因为电台收到了干扰,郭景云的语音在耳机里变得含糊不清,但中心意思还是在说新保安城。

这时候,安春山收到了16军军长袁朴从康庄发来的紧急电报,说是由延庆南下的东北解放军程子华部正一步步逼近康庄城,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来临。

康庄一旦失去,104军将会面临前后受敌的困境。

与此同时,王宪章从马圈报告说:“第35军已经无法再在那里坚守了,我们现有的力量已经无法改变这一局面。现在的地形对我们既不便于进攻也不便于防守,不宜继续停留。是否可以撤回怀来?”

安春山叹了口气,对参谋长说:“让我们开始撤退。”

晚上六点,人民军队对康庄地区展开了猛烈攻击。

安春山得知后,立刻给王宪章发了一份电报。电文中提到:“解放军对康庄的攻势很猛烈,正在激烈交战中。既然35军不肯突围,我各部队就互相掩护,连夜撤回怀来待命。”

马圈离怀来县城大约有70里的距离,王宪章带着队伍连夜急行,终于在10日早晨8点左右抵达了怀来周边。

不到两个小时,安春山、王宪章等人收到了消息:“东北解放军已经占领了康庄,16军遭受了重大损失,全线撤退。解放军的先锋部队正在沿着铁路向怀来进发,今天早上已经推进到了距离怀来城只有10里的地方,并且与守卫部队发生了交火。”

太迅速了!

安春山最害怕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的脊背一阵发凉。他已经感觉到死亡仿佛正悄悄向他靠近。

“快撤退,赶紧回北平!”安春山下令道。

精疲力尽的队伍继续向南前进……

解放军消灭了16军,104军向南撤退,这使得傅作义救援35军的希望大大减退。

在华北剿总司令部里,傅作义眉头紧锁,来回踱步。他的秘书长王克俊和参谋长李世杰站在地图前,低声议论着什么。

傅作义停下了脚步,说道:“郭景云如果不出城突围,肯定有自己的苦衷。不过,新保安也不能一直等着,现在就让他先原地坚守吧。”

稍等一下,傅作义问道:“安春山已经撤离怀来大半天了,情况怎么样?”

李世杰说:“我去看看。”说完,他赶紧出去。不久,他皱着眉头回来,说:“安春山的电台一个也打不通,已经失去联系两个小时了。”

傅作义没有吱声,双手撑在背后急急忙忙地走来走去,心里想的是安春山可别再出错啦。

“坏了!”王克俊在旁边有点坐不住了,嘀咕道:“104军是不是被解放军给打垮了?还是怕暴露位置?”

“不会的,不会这么快就垮下来。104军已经打了好几天,人也累了,可能会有些损失,但全军覆没是不太可能的。春山用兵打仗一向谨慎小心,善于策划,指挥也很到位。”

李世杰说完,递给王克俊一封电报:“这是安军长在撤离怀来时发的电报,你看一下吧。”

王克俊收到了一份电报。电报内容说:“听说进攻康庄的解放军是锦州战役中的吴克华和莫文骅的部队,这让我们十六军害怕,没敢战斗就放弃了城市。这让解放军顺利向西推进,当我们攻打到新保安城附近六里地时,解放军已经绕到了我们的后方。而郭军长的战术也有问题,面对一个师的解放军阻击,他没有采取有效行动,不敢把大部队派出城外突围,也不听从建议,结果错过了良机。无奈之下,我只能分出一部分兵力,转向与东北解放军作战,避免前后受敌的困境,按照总部的指示向北平方向撤退。现在,解放军依然紧追不舍……”

看完电报,王克俊埋怨地说:“郭安两人之间的积怨,让局面变得如此糟糕。”

傅作义一边走一边说:“解放军的胃口越来越大了,几天之内就把我们的几个军全都缠住了。这一手够厉害的,让我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但是,解放军的真正目的是北平,而不是35军。他们想让我们继续派兵西援,然后乘虚而入。”

李世杰说:“如果我们不增兵到平张线,解放军可能会全力对付郭景云和安春山。”

王克俊插话:“解放军太厉害了!我们得想个万全之策才行。”

傅作义沉思着说:“不能再犯错误了。郭、安两军东来北平集结的计划不能改变。命令北平空军全部出动掩护他们,并向新保安、张家口空投一切军用物资。”

傅作义扭头看向李世杰和王克俊,问道:“怎么样?”

李世杰没说话,心里明白总司令不赞同他向平张线增派兵力的想法,再多说也没意义。他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傅的观点。

王克俊没有直接回应,而是提出了一个建议:“要是现在回绥远还来得及。只要再增派两三个军,加上现有的35军、104军、105军这些部队,肯定能顺利回去。”

过了好一会儿,傅作义才摇摇头说:“现在还不用到那一步。而且,那边不会有太大的进展。”

王克俊正准备说话,突然看到傅作义猛地一挥右手,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城里决战!”

李世杰和王克俊用敬佩的眼神看着傅作义,精神顿时振奋起来。我们的总司令守城有一套,部队在这方面的经验也很丰富。先让解放军碰点壁,让他们既不能迅速取胜,也不能把我们彻底围住。

这怎么可能?几十万大军,几百架飞机,还有海军舰队,连一点作为都没有!

傅作义的决定,让华北的国民党军队彻底失去了突围的希望。从这一刻起,国民党军的失败已经板上钉钉,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挽回了。

  • 上一篇:郭沫若:红色政权的第一位外交官
  • 下一篇:没有了
  •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