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只港股基金,竟悄悄冲到第一了!

港股上周跌得有点狠。

恒生指数自本轮高点以来,一度回调超过4%,同期沪深300回调幅度才2.3%,恒生科技更敏感,一口气回调了6%。

有意思的是,这一次,港股越跌,资金反而越敢买。

一边是南向资金加紧补仓,上周单周净流入590亿港币,创下4月11日以来的单周新高。

另一边,根据EPFR数据,主动型外资时隔41周首度流入港股,趁机“捡漏”,实现单周净买入。

这说明,港股中长线趋势已经相当强势,短期跌了这么多,也很难拦住大家的热情。

我拉了一下数据,近一年来,港股在全球股市中排名第一,累计涨幅达到41%,远远跑赢了纳指、日经225等。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806

神奇的是,涨了这么多之后,港股“全球估值洼地”的属性也并没有改变很多。

看下华西证券的这组数据,跟全球其它几个主要市场相比,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目前的估值水平,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历史分位数,也都处于较低的位置。

难怪港股这波下跌,“倒车接人”的呼声不小。这不,这几天市场又蹭蹭蹭一路涨上来了。

那么,上车港股,有什么好选择呢?

01

这批基金悄悄冲到了第一!

不少小伙伴第一反应可能是港股指数产品,但最近翻数据时发现个有意思的点:

一批港股主动管理型基金已经悄悄突围了,不仅稳稳抓住这波港股反转的大行情,将市场贝塔稳稳拿捏,超额收益还相当亮眼。

就像我们之前聊过的,随着行情的发酵,优秀主动型基金经理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哪些港股基金经理值得关注呢?

在排名榜单中,我发现了3只“领跑基”,基金经理都相当能打。

近一年同类排名第一的宝座,被富国全球消费精选(人民币A类012060;人民币C类012062;人民币E类022170;美元份额012061)拿下了。

基金近一年收益率飙到了84.30%,超额收益高达57.94%,而且净值也创下历史新高。

基金经理彭陈晨,清华经管硕士出身,入行超10年,专注全球消费和健康产业的研究和投资。

从2021年11月接手这只基金开始,她就在全球扫货优质的消费龙头,美股、港股都有布局。截至8月4日,彭陈晨任职年化回报达到13.02%,业绩长期领跑,在一众港股基金经理中非常抢眼。(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804)

彭陈晨很擅长抓消费风口,她的策略是通过对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消费意愿等因素分析,自下而上挖掘具有长期成长潜力的行业和个股。

过去一年,彭陈晨早早就看到了新消费的机会,基金重仓泡泡玛特超过6个季度,还精准踩中了港股互联网龙头的底部反转行情,给组合创造了多样化的超额收益来源。

除了这只“消费王牌”,彭陈晨还同时还管理了富国全球健康生活主题混合(QDII)、富国沪港深价值精选灵活配置。

其中,富国全球健康生活表现也很猛,截至8月4日,今年以来回报已冲到74.09%,靠的就是对港股创新药的精准布局。

富国蓝筹精选股票(人民币份额007455;美元份额010583)是一只QDII,成立于2019年8月2日,最近刚好运作满6年,最近净值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六年全球市场跟坐过山车似的,牛熊波动剧烈,但这只基金通过对港股、A股和美股三个市场的布局,居然斩获了19.66%的年化收益,在晨星的排名榜单中,位列近五年同类第一。(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804,排名来源:晨星,截至20250630)

查看富国蓝筹精选的历史操作可以发现,在A股、港股和美股三个主要市场中进行一定的仓位切换,在市场低估的时候进场,静待好公司估值和业绩戴维斯双击的机会。

基金当前主要采取的是杠铃策略:优质成长股+高股息。今年4月初市场大跌的时候,它还逆势加仓了新消费,创新药和互联网这些成长板块,收获颇丰。

基金经理宁君是一名“出海猛将”。除了富国蓝筹精选,她单独掌舵的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A类005847;C类011117),在银河证券的榜单中,也稳稳拿下近五年同类第一!

这位清华学霸,是富国基金自主培养起来的港股猛将,2011年8月加入富国基金,2018年9月开始在港股小试牛刀,接手的正是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

截至8月4日,她管理这只基金6年多来,年化回报达到12.40%,实力不容小觑。

在去年以来这波港股行情中,宁君市场触觉非常灵敏,早在去年就开始提高港股仓位,并且持续提高持股集中度,重仓抓机遇。她的组合也打得很聪明,一边是高股息稳稳打底,一边精选了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企等优质标的,出手又准又果断,难怪能够一路领跑。

富国蓝筹精选的另一位基金经理张峰大家肯定也很熟了。

张峰是富国基金海外权益投资部总经理,2009年入行,可以说是目前在海外市场投研中资历最深的基金经理之一。他的风格是坚持以基本面为核心,寻找估值合理、业绩优秀的公司进行中长期布局。

张峰独立管理的代表作——富国中国中小盘。这只基金2012年9月4日成立,年化回报达到12.04%,是市场上非常稀缺的“双十二基金”(任职超12年+年化回报超12%),实力可见一斑。(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804)

02

富国港股投资团队为什么盛产“领跑基”?

品完这三只“领跑基”,你或许会发现一个隐藏的线索:

他们都来自同一个“投资阵营”——富国基金港股投资团队。

巴菲特曾说过,人可以按地理划分,更可以按“知识源头”归类。

就像价值投资领域,大量成功者都能追溯到“格雷厄姆-多德”这个知识源头——他们共享一套底层逻辑,于是在投资的版图上呈现出高度的聚集性。

富国港股投资团队,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共同“投资基因”的阵营。

他们的共同基因是什么?

1️⃣ 布局早

2012年,当多数机构还在观望的时候,富国基金已经组建团队,深耕港股市场。

老将张峰参与了富国港股投资团队的创立,并且十几年来始终站在投资一线,整个团队从一开始就带着“实战基因”,一步步把市场经验转化成了团队的“底层代码”。

这份“早”,更体现在团队的厚度上。

十余人的团队里,基金经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门武功,形成了覆盖全市场的“多刃刀”。除了张峰、宁君,比如团队中的汪孟海,从2009年就开始接触港股,素有富国“港股一哥”之称,相较大多数港股基金经理“始于A股”,汪孟海自入行便在港股领域“精耕细作”,这让他在A股、港股跨市场投资方面游刃有余。

“早”的价值,更藏在具体的行动里。

与上市公司交流、跟踪经营数据、了解经营状况、实地探店,富国港股投资团队每一步都坚持亲力亲为。

团队推崇“极致的勤奋”,据说每年调研和电话调研上市公司5000多次,研究员每年实地调研超百次,通过合理的分工、高效的协作、长期的耕耘,逐步建立起一套适配港股市场的投研机制。

基金经理宁君在一次采访中就提到,团队在港股市场的深度积累,成为了整个团队最宝贵的财富,在她亲历的几个市场周期中,团队都发掘和持有了有代表性的优秀公司的机会,并通过内部共享,最终变成了基金收益。

富国港股投资团队的“早”,不只是简单的起步早,而是用时间的沉淀,为未来的爆发攒足底气。

2️⃣ 覆盖广

富国港股投资团队的“广度”,体现在两个维度上:

一个是“全品类货架”,一个是“多面手战队”。

先看产品端。

我们想配一个策略,不用东奔西跑,在富国的港股产品库里基本能一站式配齐。这不是简单的“数量多”,而是“精准全”——从全市场选股到行业主题,从稳健回报到细分赛道,都有对应的“武器”。

在这个“全品类货架”上,无论你想抓趋势还是求稳健,总能找到趁手的工具。

再看团队端。

这支团队里,每位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专属阵地”,合起来就是一张覆盖全领域的网。

以汪孟海为例,自2015年高点开始管理基金,作为一个度过完整两轮牛熊的基金经理,管理风格呈现出牛市进攻性更强的特征,即使是结构性牛市也较能涨。

由他管理的富国沪港深行业精选,拉了下银河排名数据,截至到7月底,今年来、近一年、近三年分别位列同类第1(1/10)、第2(2/10)和第3(3/10)。同时,根据基金二季报,近半年、近一年、成立以来超额收益明显,分别达21.65%、11.15%、52.48%。

而深耕高股息,对红利股的把握堪称精准的王菀宜,同时也熟悉互联网、消费、医药等赛道。

由她管理的富国港股通策略精选和富国红利精选的持仓风格并不相同,相比于富国红利精选,富国港股通策略精选的配置更多元,更鲜明的体现了她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特质以及更强的交易特点,整体来看富国港股通策略精选的持仓更偏成长,富国红利精选则更偏高股息。

银河数据显示,她管理的富国港股通策略精选近两年位列同类第4(4/38)。

还有彭陈晨,专注于对全球消费的研究,总能抓住新经济里的机会。另一只由彭陈晨管理的富国全球健康生活主题混合最近表现也不错,近6个月收益率超70%,超额也非常明显。

此外,赵年珅是团队中科技成长领域的“解码者”,擅长在港股科技赛道里挑出高性价比标的。

可以看到,富国港股投资团队的“覆盖广”,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堆砌,而是产品能精准匹配各种需求,投研人员能在各自领域扎得够深,合起来又能形成无死角的覆盖力。

这种广度,也是他们能够长期在市场里站稳脚跟的底气。

3️⃣扎根深

对于港股市场,富国港股投资团队并非浅尝辄止的“过客”,他们从建立的时候开始,就带着深耕的决心,用十几年的时间积累研究框架、打磨投资纪律,像农民对待自己的土地一样,日复一日地观察、记录、预判。

在港股十多年的耕耘中,富国港股投资团队打造出了一套高效的投资体系。

他们坚持以基本面为核心,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做中长期投资布局,为投资者创造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期投资收益。

这套体系里,藏着他们对“高性价比”机会的深度挖掘。作为GARP策略践行者,他们尽量摒除市场噪音的干扰,坚持用合理的价格买到尽可能高的成长,既不放过成长的潜力,又严控安全边际,让收益变得可复制的、可持续。

团队还形成了“争第一”的文化,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只有拼命往前跑,才能保持优秀。

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是对波谲云诡的港股市场的敬畏。

就像张峰在一次采访中说的,超额收益没有捷径,唯有把“算清公司值多少钱”这件事做到极致。

可见,富国港股投资团的深度,就是用专业、经验和积累,来换取投资中更强的确定性。

03

结语:长期主义的必然

港股这一年的爆发,总让我想起《长期投资》里的一句话:

“当一个市场长期停滞不前时,它往往是在储备能量。”

过去几年,港股看似沉寂,其实也是在积攒能量,才有了当前这波强势的迸发。

而富国港股投资团队旗下的多只“领跑基”频出、业绩持续爆发,道理其实一样。

就像将军磨剑,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出征时能及时亮剑。

当这波港股大反转的行情到来时,富国港股投资团队的多年积累也开始发酵:

对底部机遇的敏锐捕捉,来自长期跟踪的“肌肉记忆”;产品多点开花、拿下多个同类第一,源于团队共享的研究资源和投资逻辑;而给持有人带来的丰厚回报,不过是“养兵千日”之后,水到渠成的结果。

投资的每一次收获,往往是同一套底层逻辑在不同场景下的重复验证。富国港股投资团队的故事,不过是又一次证明:

那些看似突然的爆发,背后都是长期主义的必然。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END

黄衫女侠|文

财商侠客行|出品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