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1996年利比里亚内战,中国求援避难美国使馆,美方称:仅接纳本国公民
1996年,利比里亚在非洲爆发了战乱,起初只是一些派别之间的小打小闹,没想到最终竟演变成了武装分子到处抢掠,甚至还对那些物资丰富的各国大使馆动手搞破坏。
经历几次武装分子的冲击之后,驻利比里亚的中国大使谢志衡立即把情况报回国内,得到消息后,国内的反应是赶紧撤离。可偏偏利比里亚枪声还没停,怎么走却变得棘手起来。
这个时候,谢志衡大使一想到美国大使馆有海军陆战队护卫,就赶紧打电话联系美国大使,央求帮忙把人撤走。
电话一接通,美国大使就说:“我们确实有直升机用来撤侨,不过只能接美国公民,我们可以帮你们写申请,但你们得自己赶到我们使馆。”
听到这个消息,谢志衡兴奋得不行,立马打算赶快去美使馆转移自己,可偏偏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却把他的安排全打乱了。
利比亚闹战乱,主要是因为政治局势动荡,内部纷争不断,外部干涉也让局势变得更复杂。至于谢志衡大使,他后来遇到的事儿,也算是麻烦不断,既有外交上的挑战,也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变故,让他一时措手不及。
混乱之地
利比里亚啊,算是全世界发展最慢的国家之一,至今还基本上算个农业国家,几乎没有现代化工厂,整天处在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里。搞成这个样子,主要原因嘛,就是接二连三的政变和不断的干仗。
利比里亚国内主要有土著黑人和来自美国的黑人移民后裔两大族群。19世纪美国黑人获得解放后,一部分黑人陆续被安置到非洲的利比里亚以及马里兰地区。
这些解放出来的黑人奴隶,与当地的土著黑人一道,先后成立了利比里亚共和国和马里兰共和国。经过数十年,两国合并,合称为利比里亚共和国。
不过,因为思想观念还比较保守,加上国家情况不太理想,利比里亚在近两百年里,始终没能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甚至都没有供电系统,只有少数富豪家庭会自己买发电机用,经济方面基本都靠美国的援助维持。
在美国帮衬了上百年之后,利比里亚一直挺平稳繁荣,还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园所在地,不过这种安稳的局面很快就被打破了。
因为移民后裔和土著之间的矛盾挺激烈,常常会爆发冲突,而且本地的土著也分成了二十多个族群,这些族群之间也有摩擦。这么一看,利比里亚的表面挺平静、稳定,其实内里早就埋下了不少隐患。
所以,在内战爆发之前,利比里亚实际上就像一个装满火药的桶,随时都可能引爆。
1980年4月12日,利比里亚总统府的军士长塞缪尔·多伊突然发起了政变,把当时的总统托尔伯特在总统府办公室里枪打死了。接着,他以开会的名义把几位重要的政府官员叫到总统府,然后全部开枪杀了他们。这一系列动作,让仅用16名士兵的多伊,彻底掌控了利比里亚的国家政权,成为新一任总统。
这次政变,也成了利比里亚内战的导火索。在多伊独裁贪腐的统治下,民众生活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曾经支持多伊发动政变的军方将领奎翁巴,向来正直守信、关心百姓,实在看不惯多伊的腐败行径,所以劝了半天也不见效。到了1985年,奎翁巴带领军队围攻总统府,发动了第二次政变。
可惜,这次政变没能成功。奎翁巴刚占领了广播台、包围了总统府,就激动地向全国人民宣布多伊政权已经垮台,新军政府已经成立。
就在全国人民走上街头欢庆多伊政权倒台的时候,那没被抓到的多伊,一方面让总统卫队对奎翁巴的部队展开反击,另一方面又快速调动城外的部队赶赴城内,想要援助解围。
城外负责城防的部队指挥官是多伊的亲信,两人一直关系密切。接到多伊的指令后,立刻调动部队前往总统府,准备应战。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奎翁巴的武装力量被击溃,他本人也趁乱逃走了。
之后,奎翁巴在树林里被找到,多伊不仅把他枪毙,还反剧情似地将奎翁巴剁成碎块,用来熬汤,这让全国人民都炸开了锅,纷纷抗议。
多伊一上台,腐败的事还是没停,这让利比里亚人民的神经紧绷得不行,心里的怨气也越积越深,就差那一天爆发出来了。
1989年,利比里亚前政府总服务局局长查尔斯·泰勒带领民众掀起了起义,在科特迪瓦组建了爱国阵线反政府武装,后来还攻占了利比里亚。
在种族纷争和政治纷扰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利比里亚彻底陷入了动荡,内战就此爆发。内战带来的直观后果,就是国家迅速由落后状态滑向更为贫困的境地,死伤人数超过一百万人,相当于利比里亚四分之一的人口都遭遇了伤亡。
据后来到利比里亚参与维和的维和部队称,利比里亚有“两多”。一是孩子多,大街上都处都是小孩子,而有的看似是小孩子,却转眼就掀起衣服给孩子哺乳。原来,利比里亚人的平均寿命只有四十五岁,因此这里的人种发育较早,女孩子往往十一二岁就已经生子。
并且,由于缺乏正常的社会秩序,这些生下来的孩子往往不知道父亲是谁,因此他们基本上接受不到任何教育,长大后也自然会加入到暴力犯罪活动中。这样下来,在利比里亚就形成了一个“混乱的恶循环”,导致他们始终无法向前发展。
而第二个“多”,便是枪多。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身背AK步枪的人招摇过市,而每天此起彼伏的枪声更是让当地人见怪不怪。刚开始维和部队到利比里亚还不适应,每次枪声响起都要紧张一番,可后来再听到枪声,就当是放烟花一样感到稀松平常了。
图片源于网络
从这“两多”就足以看出,战争给利比里亚带来的危害有多深了。
撤离利比里亚
1996年正是利比里亚内战爆发的第七年,本来几年战争后,混乱局势已经得到了部分缓解,然而中国大使馆驻利比里亚大使谢志衡刚刚从北京述职回来,就听到同事说利比里亚已经再度爆发内战。
自从1989年开始到1996年,利比里亚的内战一直没有停过,只是中间曾有短暂的停火期。如今停火期已经结束,内战继续,而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也再度陷入到混乱之中。
但在利比里亚长驻已久,谢志衡大使并没有将这些混乱当回事,在回到大使馆之后便紧闭大使馆大门,防止暴徒进入。
没想到这次的骚乱比他预料得还要凶猛,回到蒙罗维亚那天夜里,整座城市都传来枪声,炸弹声不断,有几发炮弹竟然落到了大使馆附近,甚至还有流弹飞进了大使馆,差点儿击中里面的工作人员。
意识到形势的紧迫,谢志衡马上下令大使馆进入紧急状态。接着,他宣布大家都集中住在集体宿舍,每天只安排两顿饭,节省用水,提前做好长时间坚持的准备。
1996年4月7日,利比里亚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在大使馆附近激烈交火,枪声此起彼伏。交火时,两边的武装分子还对无辜的平民动手,不仅战斗,还抢劫平民的财物。许多无辜百姓被射中,枪声中夹杂着他们的哭喊声,不断在大使馆四周回荡。
这些武装分子把目标转向了各国的大使馆,由于利比里亚大部分老百姓都过着贫困的生活,能拿得出手的财物不多,所以有大量财物和物资的大使馆就成了他们的抢夺目标。
当天中午,利比里亚的武装分子拿着枪闯进中国大使馆,要求交钱交粮。工作人员和这些武装分子多次讲道理,但最后还是只好乖乖地把钱和粮食交了,才把他们打发走。
把这事告诉利比里亚外交部后,外交部貌似正式派了三个人来保护,可其实当时利比里亚政府已经搞得一团糟,之前闯门劫掠的那些暴徒里边不少就是政府军。
结果,三名士兵到达后,不但没起到保护作用,反而把中国大使馆当成了存放劫掠物的仓库,抢来的东西堆满了里面,完全不在意谢志衡他们的抗议。
看到局势这么乱,谢志衡立马把这里的情况汇报给国内。没多久,国内就回复了,叫他们赶紧安排人撤走,留一些人在那守着。
谢志衡身为驻利比里亚大使,第一时间选择留守,随后又有另外三位也表示愿意坚持到底。至于其余人,一旦找到合适的时机,就会赶紧撤走。
临别之前,谢志衡还专门去找了利比里亚外交部,告诉他们自己要撤离的事,可对方听完之后直说:“机场和港口都被武装分子把控着,那里正打得激烈,挺危险的,不能用。要是你们非要走的话,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坐车沿陆路到边境,然后找机会从边境逃出去。”
听完对方外交部的回应,谢志衡心里顿时一沉,水路和空中都不行,陆路要经过几百甚至上千公里的交火区,危险重重,还不一定能顺利到达边境,能不能成功出去还得打个问号。
走投无路时,谢志衡想起了美国大使馆。跟其他国家的使馆不一样,美国大使馆里驻扎着不少美军士兵,有了他们的守护,外面那些武装势力估计不敢轻易冒险攻过来。就算出不去,那地方应该也是相对安全的。
而且,这么一副乱成一锅粥的场面,美国肯定也在想着撤侨,搞不好还能蹭上美国的顺风车走呢。
于是,谢志衡立马打通了美国大使的电话,请求帮忙撤离。美国大使听完后说:“我们确实有直升机可以撤侨,不过现在只针对本国公民,其他国家的还在申请中,要是能撤的话,也可以顺便带着你们,不过你们得自己过去。”
谢志衡一听有机会走人,心里顿时亮起了一丝希望,就赶紧联系了维和部队,恳请他们护送自己一行去美国大使馆,暂时躲一躲。
身后撑着的是祖国。
可他在大使馆里等了好几天,维和部队始终没来,电话也打不通,这一下子把谢志衡的安排搞得一团糟。看着时间一秒一秒过去,维和部队还是没动静,这让他心头直打鼓,挺着急的。
4月12日中午时分,大使馆的人都在一起吃饭,突然间,一个之前负责护卫他们的利比里亚士兵冲过来,急匆匆地说,有武装分子已经逼近,让大家赶紧撤退。
众人一听,顾不上还没吃完的饭,赶紧放下碗筷就跑。此次他们跑到了中国经济商务参赞处躲避。虽然暂时安全了,但这地方迟早会受到牵连,大家还是得赶紧转移到美国使馆,然后搭乘美国飞机走人。
在维和士兵联系不上时,谢志衡找了个当地的中间人,请他帮忙出主意。这位中间人很快弄来了两个塞拉利昂的维和士兵,再加上两个当地的武装士兵,表示可以用钱雇他们,帮着护送大家离开。
形势紧急,谢志衡也没推辞,价格一谈妥,大使馆的撤离人员加上四个侨民,一共24个人,迅速都挤上了武装分子的小车,然后开向了美国大使馆。
第二天,美方答应撤侨时,带上了中方的人员,所以当天起飞的直升机上,来自中国的24位使馆工作人员和侨民都登上了飞机。飞了大概两个小时以后,他们顺利离开了利比里亚。之后经过几次转手,这些同胞最终都平安回到家里。
像这样在国外进行的撤离行动,咱们国家也不止这一次做过。比起几次大规模的撤侨行动,这次只涉及了四个侨民,算是挺少的规模了。
2011年,利比亚内战突如其来,局势急转直下,很多在利比亚的中国企业都面临着威胁。同时,那时候从中国出去打工的人员有三万多,他们起初并没有太在意问题的严重,因为以前也发生过暴乱,但在当地警察的保护下,很快就平息了。
2011年内战一发不可收拾,起先工地周遭枪声不断响起,接着他们的手机信号也就中断了,跟外界联系彻底断了。有些拿着砍刀、AK47冲锋枪的武装分子闯进工地,把围墙推倒闯入,抢夺中国工人的财物,还对工人们开火,大家的生命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
遇到这种事,中国政府赶紧启动了一级应急措施,派出了128架飞机和16艘巨型邮轮来撤侨,有12架是军用飞机,还在海上安排了一艘军舰护航。回来的路上,大家都忍不住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歌声一传开,谁也没忍住,眼眶都湿润了。
除了这次,2015年也发生过也门撤侨事件。那会儿,沙特等国对也门开始空袭,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我们也马上行动起来,派出了临沂舰、潍坊舰、微山湖舰等多艘军舰去接人。这次撤侨持续了221天,终于把几千名中国公民安全送回来了。
而且,也门撤侨还是中国首次为撤离外国人而专门采取的行动,除了中国公民以外,这次还涉及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七百多名外国公民。
相比之下,咱们中国这次还专门帮外国人撤离呢,尤其是这还是头一回为外国人专门搞的撤侨行动,除了咱们中国公民之外,还涉及了七百多名来自其他国家的外国人。可美国倒好,就连自家公民都没法帮着撤走,在新闻发言人那里,他们直接承认撤不动人,甚至还坦白让美国公民自己搭外国的船离开也门,真是挺扎心的。
这次也门撤侨的事儿上,中国展现了作为大国应有的责任感和国际人道主义的风范。之后,为了纪念这次行动,国内还拍了一部以这次撤侨为原型的电影,叫《红海行动》。
今年年初,咱们最接近的一次大规模撤侨行动,就是乌克兰撤侨啦。2022年2月22号,俄乌战争一触即发,之后许多还在乌克兰的中国留学生陷入战火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国家都关闭了大使馆开始撤侨,中国大使馆也不例外。
之后,中国大使馆逐一打电话联系乌克兰境内的中国公民,确认大家的情况,然后派出几辆大巴车,在敖德萨、基辅等地集中接送同胞。最终只用了十天的时间,乌克兰境内的五千多名中国公民全部安全撤离完毕。
不管是从利比里亚撤离,还是从利比亚或也门撤侨,中国每次的撤侨行动都确保没有落下一位同胞。不管身在何方,一旦战乱来临,祖国总会把我们接回家,给我们源源不断的安全感。
这份安心,正是因为咱们有个坚强的祖国,有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在。作为中华儿女,咱们就得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中去,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强盛,让那些远在异乡的同胞们得到更坚定的保护!
最新资讯
- 2025-10-11大连摊牌?004航母电磁弹射加核反应堆,综合性能直奔福特级
- 2025-10-11回顾:1996年利比里亚内战,中国求援避难美国使馆,美方称:仅接纳本国公民
- 2025-10-11歼-36量产震撼全球,隐形战机令美军惊讶:中国空军“今非昔日”!
- 2025-10-111998年印度拥有核武向中国示威,17天后巴基斯坦也有了
- 2025-10-11全是刀子,成毅《赴山海》40集大结局,是今年看过最无语的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