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时茂啃猪蹄的样子太 “普通”?了解他背后的朋友圈,才知啥叫大佬格局!

71岁朱时茂被拍到在贵阳路边啃猪蹄,油手擦完直接接着吃,摊主递纸他连声道谢。 这一幕让很多人愣住:那个春晚舞台上风度翩翩的导演“茂哥”,怎么混成这样了?可你要是知道他儿子开了文化公司、直播一场赚1300万、还给陈佩斯豪掷百万救急,你就明白——他不是没钱,是压根不在乎这种“体面”了。

钱再多有什么用? 这个问题,71岁的朱时茂用他的生活给出了最硬的回答。 他不躲豪宅里养老,也不靠老本吃一辈子,反而像个贪嘴的老小孩满世界跑。 今年3月去成都,专程约王迅吃巷子老店,蒜泥白肉一上桌,他夹起就往嘴里送,边嚼边点头:“这味儿地道,比我上次在北京吃的正宗多了! ”王迅笑他“还是这么馋”,他嘴角沾着红油都不顾,又夹了一筷子麻婆豆腐。

6月的贵阳,深夜11点,街头还有凉意。 有网友拍到他坐在塑料小马扎上,面前一碗猪蹄,手里啃着半只,油顺着指缝往下滴。 他一边啃一边跟摊主聊天:“老板,你这猪蹄炖得真烂乎,我活了71年,从没吃过这么香的! ”摊主递纸巾,他连忙道谢,擦完手又继续啃,脸上全是满足。 这哪像一个曾经站在春晚C位的男人? 可正是这份毫不掩饰的痛快,让人看得心里发暖。

9月3日,全国看阅兵直播那天,朱时茂家的客厅里也开着电视。他坐在旧沙发上,左边腿上坐着3岁的孙子,右边是6岁的孙女。 三颗脑袋凑一块儿盯着屏幕,孙女喊“爷爷你看,好整齐”,他笑着摸摸她的头,顺手剥个橘子喂过去。 孙子帽子歪了,他抬手就帮着扶正。 没有保姆,没有助理,就这么安安静静地陪着俩孩子,像任何一个普通爷爷。

这两年他根本没闲着。 北京胡同里,他和陈佩斯、姜昆几个人围一桌,酱肘子、炒青菜,喝几块钱一瓶的汽水。 大家聊孩子近况,聊当年春晚后台谁忘词、谁抢话筒,说到好笑处,他笑得眼睛眯成缝。 完全没有老艺术家的架子,就是一伙老朋友唠嗑。 有人问他累不累,跑这么多地方,他说:“累啥? 见老朋友、吃好吃的,比在家待着有意思多了! ”

去年8月,他搞了场直播带货首秀,200多万人蹲守,卖了1300多万。 白酒、稻香村月饼、厄瓜多尔白虾全抢光。 为了这场直播,团队准备了10个月,拍了近百条预热视频。 他自己试吃食品、对比价格,连包装盒手感都要过问。 最特别的是,他把小品搬进了直播间。 陈佩斯拿起酒说:“这酒我喝过,口感绵柔,不辣嗓子。 ”朱时茂立刻接话:“今天我当‘首席砍价官’,必须给大家争到最低价,比店里便宜50块,不买真亏了! ”他还给自己起外号“刀哥”,跟商家砍价时那股认真劲,像极了街市里讨价还价的大爷。

但这场直播后,他没接着疯狂带货。 播完了就收手,该拍戏拍戏,该吃饭吃饭。 今年8月,他主演的竖屏短剧《黑色焰火》杀青。 剧照里他穿深色夹克,袖口卷起,手里攥着一把道具枪,眼神狠厉,完全看不出是71岁的人。 这是他第一次拍短剧,很多人猜他是不是缺钱才这么拼。 可一个能一场直播赚一千多万的人,真会为钱奔波吗?

他的路也不是一直顺。1999年,他和陈佩斯发现自己的小品被做成VCD卖,没授权也没分钱,直接把央视下属公司告上法庭。 官司赢了,但他们从此再没上过春晚。 后来还有“车库激吻”事件,虽然他解释只是朋友告别,但舆论还是受影响。 可他没沉寂,很快转头做影视投资,开了文化公司,后来交给儿子朱青阳打理。

现在他常出现在商业活动上,代言品牌、站台楼盘,穿西装但从不端架子。 跟人聊天像朋友,合影来者不拒。 今年7月,陈佩斯把话剧《戏台》改成电影上映,豆瓣8.0,口碑炸裂。 可这电影差点黄了——投资方撤资,钱断了。 最难的时候,朱时茂二话不说转了100万过去,只说一句:“佩斯,我信你,这钱你先用着,不用急着还。 ”《戏台》上映排片少,凌晨场都有,结果靠观众口碑逆袭,预售39万干到点映4600万,翻了快300倍。朱时茂悄悄去看了首映,坐在后排,看到精彩处跟着鼓掌,眼里全是为老友高兴的光。

前几天又有人在胡同看见他,站在糖葫芦摊前,跟摊主聊“今年山楂甜不甜”,手里刚买了一串,阳光照在他白发上,笑得像个孩子。 他早就不按“老艺术家该退休”的剧本走了。 他跑去江西见老友,去鄂尔多斯草原吃烤全羊,戴蓝色哈达,跟着音乐轻轻晃头。 他拍短视频教年轻人挑西瓜,直播里跟网友开玩笑说自己是“70后顶流”。

他曾是《牧马人》里那个干净真诚的许灵均,是春晚舞台上一本正经却被陈佩斯气得跳脚的导演。 1984年《吃面条》一炮而红,之后《拍电影》《羊肉串》《主角与配角》部部经典。 那时候全国人民过年就等他们出场。 可如今他宁愿在路边摊啃猪蹄,也不愿在聚光灯下装模作样。

钱再多有什么用?他用行动说了算。 能掏出100万帮兄弟圆梦,也能蹲在小马扎上为一口猪蹄笑出声。他不追求被记住,也不在乎是否“掉价”。 他要的,就是这份热乎气——见想见的人,吃想吃的饭,做想做的事,活得痛快,笑得真实。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