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被击败已难以再战,我们撤退时绝不能如此行动

今年八月,俄罗斯的油价都快撑不住了,不是运气不好,而是真的被对方打得太准了。无人机一架接一架地飞进俄罗斯,炸了炼油厂、油库、管道,几乎全都遭殃。于是,俄罗斯民众加油得排上几个小时,汽油价格一路飙升,比卢布涨得还快,连克里米亚都开始限购,远东的城市夜里排队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眼睁睁看着俄罗斯的油厂被炸、军队被拖入泥潭、百姓受苦難,不能仅仅叹句“他们真惨”,还得深思:如果某天咱们也面对台湾问题,绝不能采用那样的方式去对付。

一场“油命打击”:无人机炸的是炼油厂,更是国家命脉

俄罗斯的油荒虽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但它的打击力度确实很大。乌克兰的无人机不是胡乱瞄准,而是精准锁定“油”这个目标,从梁赞、伏尔加格勒一直到图阿普谢,炸的都是炼油的要害部位。仅仅8月份,俄国就被迫停掉640万吨的炼油能力,差不多17%的产能被打瘫,每天少出110万桶油。

油不够用,日子难过得很。加油站排长队也变成常事,92号汽油涨了38%,95号涨了49%,A-95甚至涨到每吨8万多卢布。就算是克里米亚这些重点保障的地方,也得限购。在远东一些城市里,司机们加一次油,可能得苦等上半天。

油不够用,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背后真正被戳穿的,是俄罗斯整个战争支撑体系。炼油厂可不一般,它可是战争的命脉,没有燃料,坦克就跑不了,飞机也飞不到远处,战术上的机动简直成了笑话。虽然俄罗斯空军还没完全断炊,但训练安排不得不缩水,补给链也得绕远路走。轻型装甲车和突击队也被“油荒”卡得死死的,想快点进展都变成难事。

更费事的是,俄军为了躲避无人机的袭击,只能把油料储存点分散布置。结果一来,前线等油的时间拉长,暴露的可能性也跟着增加。打到最后,拼的已经不是谁飞机多,而是谁能按得上油、补得上油。

打了不痛不痒,那还不如不打:战争不是比谁更能熬

俄罗斯如今的处境,不能只说是“打得不怎么样”,其实更像是“打得太久了”。一旦战争变成消耗战,谁都别想着轻松结束场面。

俄罗斯政府为了保证国内的油源,8月27日宣布从9月开始暂停汽油出口。其实,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这么做了。目的很直白:先保障国内,再稳住秋收局势。不过,这一操作也意味着能源出口的收入一下子就断了。到了8月,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利润一下子减少了68%,自由现金流也砍掉了四分之三。没钱了,就得少打仗;少打了,胜算也就摇摇欲坠。

而通胀也跟着飙升,卢布的贬值让人心疼。财政部还嘴硬说GDP能涨1.5%,但大家都清楚,要是油价再被打击一番,这点增长基本就泡汤了。

乌克兰打的可不只是战场上的仗,实际上是在拆掉整个国家的体系。用无人机炸油库,再配合西方施加的经济制裁,俄罗斯感觉像被扼住了喉咙。现在的战斗,不是单纯在前面拼杀,而是在后方咬紧牙关撑着。

百姓的日子越过越难,打仗的代价也跟着水涨船高。就算最后拿下了土地,也可能把国家的命运搞得一团乱,这才最让人担心:战争变成了拖延战,那还不如就别打算了。

收台不能学俄式打法:我们要的不是拖死,而是速决

俄罗斯这次燃油危机,不只关乎能源,更牵扯到战略布局,也给咱们敲响了警钟:搞定台湾问题,绝不能搞一场“耗子战”,耗不起呀。

先得换个打法。乌克兰那几百美元一个的FPV无人机,就能干掉价值千万美元的俄军装备,真是厉害啊。俄军也不闲着,搞出了“柳叶刀”“图维克”这类无人机,还学会了“空中母机”战术。可是说到底,谁掌握了电磁控制权,谁就能把握战局。不能等到参加战斗的时候才补课,现在就得提前准备,确保数量够用、技术优良、反制手段强硬。

保护那些关键设施,绝对得放在首位。俄罗斯的炼油厂被炸个稀巴烂,大家都看得出,这些基础设施在现代战场上已经不那么稳定了。咱们得在能源、通信、交通这些方面搞出一套强有力的应急防护。等行动一开始,后方得能站得住,不允许断油断电,物资供应也得搞到位,确保一切都得坚持到底。

关键就在这儿,咱们不能再拖下去了。俄罗斯和乌克兰这场战事都快三年了,结果呢,俄罗斯还没能占领乌克兰一半的土地,反倒自家陷入了通胀、财政亏空,还有民众的不满抗议,进去个死胡同似的。

要是真下一次出兵台湾,得走得干净利索,用最少的代价达成最大的目标,别让战争变成全民都在消耗的拉锯战。毕竟,战争不像电影,有谁能受得了无限期的发展呢?如果一旦拖起来,不论你战多强,最后赢的人也许不是你,而是时间。

收个岛,不能拖成全球预算表

俄罗斯的油荒可不是碰巧,是战争搞得,一点不假。从排队加油,到空中作战的延误,再到石油公司亏损,每一滴油都在告诉我们:现代战场比拼的不是单纯的火力,而是谁更稳当。如果想解決台湾的问题,将来得快、准、狠,别磨磨蹭蹭,拖得越久越不妙。这样才能避免走俄罗斯那条老路,把本该快速解决的事儿,变成全世界盯着的年度账单。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