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关税升级导致最大输家现身,中方专机飞至美洲,美国获胜?

北美西海岸的冷风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螃蟹渔民盯着空荡荡的码头发愁。

往年此时,满载帝王蟹的货轮正驶向中国,但今年价值2.23亿美元的订单几乎归零

中国对加拿大水产品加征的关税,让90%的货砸在手里。美国突然对加拿大汽车、木材加征35%关税,让依赖美国市场的农场主同样遭殃。

曼尼托巴省的油菜籽种植户肯特攥着账单苦笑:“中美同时加税,我们的油菜籽就像被两座山压碎的麦粒。 ”

8月1日,特朗普签署的全球关税新政正式生效。

170多国被纳入征税网,税率从10%到50%不等,但加拿大意外成为“头号靶子”:木材、汽车、铝制品关税从25%飙升至35%,远高于日本(15%)和英国(10%)。

这一刀精准刺中加拿大经济命脉。 数据显示,加拿大75%的出口依赖美国市场,每天对美贸易损失高达1亿加元。

安大略省汽车工厂的流水线骤然减速,50万岗位危在旦夕;阿尔戈马钢铁公司紧急冻结扩产计划,高管们每天第一件事是刷特朗普的推特——“政策随时转向,投资变成赌博”。

而特朗普的理由充满羞辱性。 他公开称加拿大是“第51个州”,甚至威胁对乳制品征收250%关税。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反击:“我们永远不会成为附庸! ”但现实很残酷:加拿大对美国商品实施对等报复后,特朗普反手将税率再拔高一截,彻底暴露“杀鸡儆猴”的意图。

就在关税生效前24小时,一架中国专机降落在渥太华。 7月31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率团抵加,与加拿大达成关键协议:加强能源贸易、扩大制造业合作、建立执法安全对话。

对加拿大而言,中国如同救命绳索。 中国是全球最大能源进口国之一,而加拿大拥有全球第三大原油储量却苦无买家——美国只购买其60%的原油,且随时可替换供应商。

中加能源合作直接冲击美国制裁的软肋。

深层的是市场多元化战略。 当美国超市货架因关税面临涨价时,中国消费市场正蓬勃增长: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增34%,光伏产品出口暴涨28%。

加拿大木材商迅速转向,对华木材出口激增40%,填补了美国订单缺口。

特朗普的关税大刀看似无差别横扫,实则暗藏精算:

印度遭“钝刀割肉”:药品关税将在18个月内升至250%,直击其900亿美元仿制药产业。

莫迪政府紧急拉拢菲律宾签医药协议,但菲市场仅占美国需求的十分之一,印度药企高管哀叹:“1美元的药征250%税,要么亏死,要么滚蛋”;

盟友被迫“交保护费”:韩国以3500亿美元投资+千亿能源采购,换来15%“优惠税率”

欧盟车企则面临供应链崩塌——德国宝马生产线因美国钢铝关税成本暴涨18%,被迫裁员3万人;

企业上演大逃亡:越南工厂主连夜搬迁生产线到印尼,墨西哥借《美墨加协定》免税优势狂吸外资,特斯拉加速向蒙特雷工厂转移产能。

而美国自身代价惨重。 全美90%仿制药依赖进口,高血压药价即将飙升12%;芯片100%关税恐使手机、电脑涨价,台积电供应商直言:“新建晶圆厂要三年,远水难救近火! ”2018年对华加征的关税中,92%成本实际由美国消费者承担。

加拿大统计局最新数据触目惊心:4月贸易逆差飙至71亿加元(约52亿美元),创历史峰值。

对美出口暴跌15.7%,汽车零件贸易几近冻结。 萨斯喀彻温省长莫伊的比喻成为现实:“我们像三明治里的肉饼,被中美挤压得喘不过气。 ”

但转机已在博弈中萌芽。 当中加宣布共建能源通道时,美国页岩油商紧急游说白宫

印度联合12国向WTO提交300页申诉书,瑞士总统已飞往华盛顿谈判。 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发出警告:“这是1930年以来最危险的贸易政策! ”

超市货架上消失的降压药、码头堆积的帝王蟹、汽车厂停转的流水线——这些碎片共同拼出全球化撕裂的图景。

而当特朗普在竞选传单上印着“让美国药价下降70%”时,底特律的退休教师琳达正面对药店“暂时缺货”的标签发呆。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