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胡耀邦的交往记忆
毛泽东与胡耀邦,两位湖南籍的杰出人物,均沐浴在湖湘文化的深厚滋养之中,孕育出实事求是、勇于担当的品格。毛泽东对胡耀邦充满信任,曾在延安时期赞誉胡耀邦为“思维敏捷,言辞流畅,着重培育胡耀邦。而胡耀邦一生最崇敬的人就是毛泽东。
毛一句点醒胡。
胡耀邦初次目睹毛泽东,是在1927年,但这所谓的“见到”,实则只是他在一段距离之外目睹了毛泽东的演讲。那时的胡耀邦年仅12岁,正就读于里仁小学。而彼时的毛泽东,正值34岁,身兼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派员,并兼任中共湖南省前敌委员会书记,是秋收起义的领军人物。因此,胡耀邦对毛泽东的“见到”仅限于单方面的目击,毛泽东并未察觉到胡耀邦的存在,自然对他并无印象。
此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于浏阳县文家市成功集结,进而决意挺进井冈山,以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为提振部队士气,9月20日的拂晓时分,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小学的操场之上,向1500余名的起义健儿发表了激昂的演讲。
年仅12岁的胡耀邦,与同学们一同爬上墙头,好奇地观赏着场上的热闹。他目睹了一位身着白色土布褂子的高大身影,正站在队伍前端激情演讲。经人告知,这位便是赫赫有名的毛泽东。
几十年后,胡耀邦回忆说:“我12岁时,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的部队在文家市镇集中。那天我第一次看到毛主席给起义部队讲话,他说:‘我们现在力量还小,还是一块小石头,可是总有一天能够打烂蒋介石反动派的那口大缸!’”
毛泽东小石头砸碎蒋大水缸。那句话,让年仅12岁的胡耀邦领悟了革命的真谛,并在心中种下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转眼间,仅过了两年,未满15岁的胡耀邦便毅然投身革命,成为一名职业革命者。
1929年夏季,胡耀邦完成了里仁高小的学业,并顺利考入了浏阳县立中学。同年12月,他返回故乡度过寒假期间,在乡少共书记杨国英的引荐下,秘密加入了青年团,从而正式踏入了革命者的行列。
1930年10月,胡耀邦被调到18区委做宣传工作。他刚刚报到,正值中共湘东特委到浏阳挑选青年干部,胡耀邦入选,前往江西苏区。他从此离开了自己家乡,成为毛泽东直接领导下的一名“红小鬼”。
毛培养胡耀邦
1983年12月26日,胡耀邦在《最好的怀念——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90周年》一文中,饱含深情地表述:“毛泽东同志的科学理念与革命精神,孕育并滋养了无数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今日我党各级领导的核心成员,无一例外,均深受其科学理念与革命精神的感染、熏陶与磨砺。”我在他的直接指导下成长。”
胡耀邦曾自述:“我初次见到他的音容笑貌,那是在1933年。”然而,毛泽东与胡耀邦均未曾提及1933年他们有过直接的会面。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时,胡耀邦已经19岁,从当时大多数红军战士都很年轻的角度来说,他已经不算“红小鬼”了,因此,他被编入红星纵队中央工作团第二团,担任共青团总支书记。
踏入陕北的第二载,胡耀邦有幸参与了毛泽东亲自主持的工作总结大会。在会上,有领导同志对共青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特别提到了胡耀邦的名字。毛泽东随即插话,面向台下的众人问道:谁是胡耀邦?起立展示。”
身材瘦削且精明能干的胡耀邦起身站立,毛泽东便幽默地戏言道:你是个幼稚的同志吗?”
毛泽东首遇胡耀邦。
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我党队伍迅速壮大,对干部的需求日益迫切。毛泽东同志深思熟虑,决定选拔和培育胡耀邦等一批历经长征考验的年轻干部。胡耀邦同志先后被委以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和组织部长的重任,并于1937年被调至抗大深造。
反对就让他当。”
担纲此重任的胡耀邦不负毛泽东所托,其政绩亦得到了时任中央领导人王稼祥的高度赞誉。
▲ 在1937年,胡耀邦年仅22岁,便担纲延安抗大政治部副主任一职。
抗大毕业后,胡耀邦任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后兼任军委直属政治部主任。一次,毛泽东当着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介绍胡耀邦说: 他是我们红军培养的“秀才”。
1950年2月,解放军进占成都。当时四川分为四个区(省),胡耀邦被任命为川北区党委(设在南充)书记、行政公署主任和军区政委,集党政军权力于一身,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领导的人口约1700万。时年35岁的胡耀邦在当时担任省级领导干部中,是年龄最小的。可见毛泽东着意于对他的培养。
你是否有勇气在众人面前发表演讲?”“你是否敢与知识界人士进行交流?””
胡耀邦答:“敢。”
毛泽东说:“我要这样的人,你去。”
胡耀邦就此踏上了进京之路,肩负起青年团中央领导的重任。彼时,他年仅37岁。
▲ 1953年9月,毛泽东、罗瑞卿、胡耀邦等领导人齐聚北京西郊。
1956年,胡耀邦在中共八大上脱颖而出,成功当选为八届中央委员,成为中央委员中较为年轻的一员。次年,即1957年,他被任命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第一书记,这一任命充分展现了毛泽东对他的高度重视与悉心栽培。
1962年,在探索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毛泽东同志不仅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汲取了诸多教训。鉴于此,他决定再度派遣胡耀邦同志深入基层,担任领导职务。此举旨在进一步磨炼胡耀邦同志的才干,同时,亦期望他通过实际工作,深刻领悟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毛泽东同志特意将地点选在了自己的故乡。当年11月10日,胡耀邦同志正式接受任命,担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并兼任湘潭地委第一书记。
1964年11月,时隔两年,胡耀邦再度获得重用,被任命为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三书记,并兼任陕西省委第一书记。这一职位无疑为他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领导舞台。在此岗位之上,胡耀邦继续彰显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不懈奋斗的精神。
毛胡关系
1966年,“文革”爆发,胡耀邦被打成“走资派”。陕西省的造反派要批斗他,团中央的造反派也要批斗他。批斗中不仅是打骂,甚至用了残酷的方式折磨他。连续的批斗,残酷的折磨,几乎将胡耀邦身体摧垮。恰在此时,毛泽东保护了胡耀邦。
毛保胡。1968年10月,在中共中央召开八届十二中全会之际,胡耀邦被从遭受打压的党的八大中央委员名单中甄选而出。让他与会。这个决定,承认了胡耀邦中央委员的合法身份,等于“解放”了胡耀邦。有了参加中央全会这样的身份,造反派不敢揪斗胡耀邦了。否则,胡耀邦很可能被造反派折磨死。
毛保胡耀邦入五七干校。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中,召开九大之际,胡耀邦的当选中央委员几无可能。尽管造反派不敢再对他进行批斗,然而康生、江青等势力仍时刻关注着他,他的政治境地依然堪忧。出于对胡耀邦的保护,毛泽东决定将他调至五七干校。
将胡耀邦调入五七干校,首先,此举能够使他免受造反派残酷批斗与折磨之苦。其次,从政治层面来看,此举亦使他获得了解脱。按照当时的政策和说法,五七干校的学员均被视为“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对象,尽管身份依旧是国家干部,但与遭受批斗时相比,其地位已截然不同,享有自由。再者,五七干校的学员终究会得到重新分配工作,实际上是被安置在那里,以备不时之需。当年,毛泽东、周恩来为了保护干部,常将他们安排至五七干校,以便在适当时机得以重用。面对胡耀邦所处的困境,毛泽东将其调入五七干校,无疑发挥了保护他的作用。
在五七干校,胡耀邦的激情再度迸发。据曾与胡耀邦共度干校生活与劳作的同志回忆,胡耀邦抵达干校后便主动请缨承担重活。无论是拌泥、修缮屋顶,还是担任小工,他都干得格外卖力;插秧、割草、用小车搬运巨石、参与防汛抢险等,无论何种艰辛劳累的活计,他都率先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其中。每当预报将有降雨,为了抢收庄稼,他那瘦小的身躯竟能扛起超过一百斤重的麻袋,将其送至仓库。这一幕,无疑揭示了胡耀邦在得到毛泽东庇护后,内心那份愉悦与满足。
毛保胡回京体检。自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以来,遵照毛泽东与周恩来关于启用老干部的指示,《人民日报》于1972年4月24日发表了社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强调必须正确执行党的干部政策。在此背景下,毛泽东和周恩来着手大规模“解放”那些被下放到五七干校的老干部。为了规避江青等人可能进行的干预,周恩来在征得毛泽东同意后,采取了让老干部返回北京进行体检的措施,并在体检结束后留在北京,以此保护了这些老干部,为未来的任用做好准备。胡耀邦便是其中之一。
1972年的金秋时节,胡耀邦遵照指示返回北京进行身体检查。体检结束后,依照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建议,胡耀邦未返回干校,而是居家休养,静待合适的时机得以重用。然而,在那个“左”倾的政治氛围中,即便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一些构想,也时常需暂时搁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胡耀邦在北京的家中闲置了整整三年。尽管如此,胡耀邦并未虚度光阴,而是充分利用这段时间,阅读了大量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历史文学书籍。
毛泽东四次力保胡耀邦,使其在1975年得以重返工作岗位。那年的七月,在毛泽东的批准之下,胡耀邦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的第一副组长。彼时,邓小平在毛泽东与周恩来的鼎力支持下,正着手进行一系列整顿工作。毛泽东决定让胡耀邦复出,其目的是期望他能携手邓小平,共同“整顿中国科学院”,强化其领导力量。
此刻,胡耀邦心中洋溢着喜悦。在八月,他于中科院举办的红军长征胜利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激情满怀地挥舞着手臂,高声说道:“四十载前的今日,我们完成了一项惊天动地的伟业——长征。而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创一项伟大事业,那就是新的长征,将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强国!”
遗憾的是,在“四人帮”的干扰与破坏之下,整顿工作宣告失败,邓小平亦被剥夺了党内外的一切职务。紧接着,那位曾积极协助邓小平进行整顿,并亲自主持撰写《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的胡耀邦,亦被迫停止了工作。然而,但……毛泽东虽然同意搞“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却不许株连胡耀邦,只让其闲在家中。这是毛泽东五保胡耀邦。得益于毛泽东的庇护,胡耀邦虽居家闲居,却免受波及。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闲暇时光,埋头苦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 1961年,一代伟人毛泽东与王任重、胡耀邦(位居第二,自左而右)共赴武汉东湖畔。
坚决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1977年,华国锋同志时任中共中央主席,亲自倡议胡耀邦同志重返政治舞台,起初担任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继而又任中组部部长。胡耀邦同志以其卓越的工作能力和显著的成绩,在党内党外都赢得了极高的声望。1978年12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胡耀邦同志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书记,同时兼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及中央委员会秘书长。1980年2月,胡耀邦同志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并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1981年6月,胡耀邦同志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荣任中央委员会主席。
胡耀邦踏上中央领导之位之际,国内正弥漫着一股“非毛化”的思潮。少数心怀叵测之人,利用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进而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进行质疑。面对这一局面,胡耀邦以其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敏锐眼光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坚定地抵制了“非毛化”的倾向,有力地捍卫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1981年,胡耀邦同志在中央党校学员结业典礼及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重点阐述了“毛泽东同志功绩居首。毛泽东思想要坚持,但需同时...需将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观点明确区分开来。”两个问题。他说:
毛泽东同志对党、对革命、对人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一事实,已被历史所证实,不容置疑……当然,毛泽东同志晚年的失误,虽然存在,但相较其伟大功绩,仅为次要。唯有将这两方面的事实讲明白,才能做到公正无偏,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为确保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得到巩固,胡耀邦同志于1983年12月26日亲自撰写并发表了《》。无尽的追思——缅怀毛泽东同志诞辰90周年》一文中,他倾注了真挚情感,同时以严谨的笔触,留下了这样一段对毛泽东的深情赞誉: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革命历程中所占有的崇高地位和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实为任何他人所不能比拟。他不仅是党的创始者之一,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缔造者。在我国革命面临重重困境之际,他率先开辟了革命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思想不仅是中国革命从逆境中崛起、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其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独到立场、观点与方法,亦是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行动指南。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毛泽东思想的光辉将永世流传。
最新资讯
- 2025-07-21手游党必看:三档触控采样率对《王者》连招延迟的实测
- 2025-07-21鬼谷八荒地火明夷什么时候出
- 2025-07-21异环法蒂娅强吗 异环法蒂娅角色介绍
- 2025-07-211965年罗瑞卿事件爆发后,贺龙元帅在会议上为何突然起身离场而去
- 2025-07-21一旦战争爆发,钱将一文不值,聪明的人会准备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