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诗栋逆转再折戟,男单决赛险胜变遗憾,教练点名敲警钟
标题:国乒遭遇新旧隐忧交织,男双冠军荒持续140天,女队四强会师史无前例
文|羊羊不吃草
编辑|娱叔
无人注意的小餐厅里,电视正播放着瑞典大满贯的最后一天直播,有四五个当地中国留学生端着泡面窝在一起,有人边刷手机边喊:“快看孙颖莎决赛,又打日本!”孙颖莎的发球如同她一直的作风,细腻、稳定,还时不时小幅皱眉,显然高度专注,每球必争。
本届WTT欧洲大满贯首次落户瑞典马尔默,消息出来那会儿,连附近小镇的桌球俱乐部都贴出了手写海报,招呼大家组团买票——整个北欧都稀罕来点“高水平运动员”。到了现场,除了寒风,更多的是各种语言的呐喊和东倒西歪的旗子。有人拖家带口来看球,还有哥德堡的老球迷随身带着他收藏20年的国乒纪念徽章。没看见哪家旅店还剩几间空房,连卖咖啡的小摊都卖起了红色五角星头箍。
国乒最后交出的成绩单,3冠3亚。混双冠军是林诗栋、蒯曼,女双、女单则分别由孙颖莎与王曼昱“包圆”,女单冠亚军甚至成了师姐妹“家务事”。但所谓“冰火两重天”,男团却苦涩收尾——林诗栋1冠2亚,男单亚军,男双亚军。新老问题纠缠在一起,球迷常挂在嘴边的“冠军荒”,现在已经属于男双日常了。一位山东大弟刚打完工地,回家路上随手在社交媒体留言:“男双咋又丢了?这几年老没盼头。”
林诗栋的起起落落,是本届赛事真正的“暗线剧情”。十个月前,多哈世乒赛上,林诗栋“三线作战”却颗粒无收,三项均止步与领奖台无缘——昔日天才少年被贴了“抗压不足”标签,球迷几个群聊里甚至炸出“他终究不是王楚钦”“比赛滴水不漏才能扛起这面大旗”之类语句。这次瑞典大满贯,林诗栋再次三线作战,混双捧杯,男单、男双都进决赛,风评倒转。比赛场馆外,有位穿羽绒背心的南方阿姨边吃三文鱼饭边微信语音:“这娃总算顶回来了,不是豆腐心肠。”
女乒的统治力,连瑞典电视台的主持人都忍不住打比方说“像滚雪球”。数据看起来有点吓人——女单32强进了9人,16强留7,最后四强全体会师成中国人的内部争夺。孙颖莎、王曼昱这对“海产姐妹”女双搭档,又在决赛里与日本组合缠斗到第5局才险胜,高举奖杯时,台下一小撮中国留学生甩着手拍喊:“鲨鲨无敌!”有自家孩子的球迷一边指着电视一边教育:“别光看球,作业写完了没有?”
场地上风光无限,内里的隐忧却并未散去。相比女队的稳定模式,男单、男双总让人一言难尽。六位男单谁也没想到,林高远和向鹏首轮双双歇菜,梁靖昆倒在不知名的比利时选手拉森福斯拍下,球票价格涨了,饭圈骂声也没少。梁靖昆甚至被球友调侃“都被世界百强外的新打法卷走了”。林高远对阵法国西蒙,技术统计里光接发球失误就多达11次,上海球迷嘴皮子快:“白送半局,侬特么阿拉看得着急噢。”
临场表现掉链子,背后暴露的心理关问题没那么容易啃下来。林诗栋决赛又被莫雷加德逆转,那场失利其实看得人直挠头:领先时手腕太紧,反倒把大好局面送掉。其实不是第一次,高压比赛下顶不住的戏码反复上演。王皓指导换上夹克衫出镜,去年世乒赛后语气还挺冲:“这娃不能再随便上天了,恶仗不能胡来。”有知情人透露:“训练时特意加练关键分,但比赛那气场,屋里永远模拟不出来。”
说回男双,新问题比老难题还难绷。从年初组合调到现在,林诗栋连搭三人,包括与林高远、黄友政、王楚钦,不仅搭档换的勤,连胶皮厚度也有人开玩笑说“每次都不一样,要不要连手腕都换换”。场上配合时间短、临场节奏乱,结果就是连续七站国际比赛,男双一直与冠军无缘。某次回国小聚会,有老球迷仰头灌下一口雪花啤酒:“男双都快成试验田了,赶紧稳住啊!”“调试期”的帽子戴了大半年,跟外协稳定组合一比,差距一眼明了。日本张本智和、松岛辉空提前两年凑一对,每回眼神一对,拍子都省着挥。韩国林仲勋、安宰贤号称“死磕天团”,法国勒布伦兄弟身高比技术还惊人,场边小朋友都能记住各自衣服颜色。德国的邱党、杜达——横滨冠军赛冠军一边啃香肠一边拿奖杯,照片里都看着轻松。
从巴黎周期至今,国乒男队一直没走出“起不来劲”的轮回。外协会总能派新鲜面孔冲阵,打法推新,尤其是欧洲快节奏搏杀和日本压制前三板战术。梁靖昆被比利时“黑马”拉森福斯3:0带走,饭店老板听到一声“唏嘘”,转眼去厨房切多一盘土豆丝。记者说:“男双这冠军荒,已经140天没人端回来,上一次还是新加坡林诗栋和王楚钦拿的。”美国站、横滨站、包括这次瑞典,国乒男双都被挡在金牌门外,这支昔日“王炸组合”竟然连续经历了五十年未有之最差成绩。
女双这头,孙颖莎、王曼昱的默契仿佛夜市小摊老板和老食客,一句话就能对上。日本组合张本美和、大藤沙月人虽灵活,还是差一口气。有网友晒出现场照片,说王曼昱发球时戴了串手链,“这幸运饰物怕是换过三轮了”。
场外,老王叔今年57,自己练了二十年县体局,老婆在微信群里扯着调侃:“以后打乒乓球还能考大学,早知道我当年也多练几块案子!”场内,冷门不断。温瑞博对阵巴西卡尔德拉诺,手感出了毛病,10:5领先最后连丢7分。摘下护腕一甩,嘴里嘀咕着南方口音:“哎诶,脑子短路啦。”等回休息区,一个队友塞了他根香蕉:“拿,别纠结了,等会儿回宾馆我们煮面去。”
国乒新老交替期,压力其实远不止赛场。有人调侃:国内比赛是学生娃刷题,国外一到正赛就成了开卷考试,碰着压轴题就头晕。外协选手科技创新和体能储备下了苦功——某些媒体黑话叫“提速”“搏杀”“刷新配合模板”。有业内人士在饭局喝多了唠叨:“以后别光看技术进步,心理素质、汉堡薯条抗性也要考察。”这年头输一局容易出圈,赢一个“新搭档”就能火上热搜。
林诗栋赢了混双,小区物业阿姨正巧给球迷送餐时念叨:“小伙子加油啊,下次别输瑞典娃啦。”手头搅拌盒饭,偶尔还多夹了一块卤蛋。体育迷楼下扎堆聊天,有人掏出手机刷分数,“女乒还是稳擦稳擦,男双看着真揪心。”楼道里小朋友推着小皮球,边喊:“林诗栋!别怕!”
比赛结束当天,马尔默气温只有七度,小吃店老板趁球迷还没散光,提前收拾摊子关门,留下店门口一小滩西红柿炒鸡蛋的味道。你问将来会不会变。没人回答,门口那姑娘为了抢回家吃馄饨,直接拎球拍夹着纸条就跑。
最新资讯
- 2025-10-06持续火热!2025国庆首日电影票房破3亿
- 2025-10-06为什么《志愿军:浴血和平》,让三部曲成为史诗级电影?
- 2025-10-06“小龙女”李若彤第一次体验高铁外卖,谁能不爱这样的中国速度
- 2025-10-06开拓者: 新赛季对篮球的热爱依旧
- 2025-10-06谁最难防? 追梦: 雷霆时期的KD不可思议 如今我会选约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