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养老服务新玩法:银行、企业齐上阵,银发生活能否焕发新活力?

“你说这补贴真能领到手吗?”“我闺女都在网上给我报名了,说烟台现在搞得可热闹!”8月29日,烟台的老李头和邻居们围坐小区凉亭里,一边聊着今年的“鲁乐秋安”爱心购物消费季启动仪式,一边琢磨着自家适老化改造是不是也该提上日程。别看这些大爷大妈平时对政策一知半解,这回却被一场声势浩大的养老产业盛会吸引得津津有味。

今年山东省民政厅牵头,联合七部门,把养老服务消费提振年整成了全省的大事。“惠老助养”,听起来像口号,其实背后门道不少。这不光是买点拐杖、轮椅那么简单,而是把金融、科技、医养统统拉进来,让银发经济变成一个热气腾腾的新赛道。

先说数据——2025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亿,其中山东就占了近10%。如此庞大的银发群体,对高质量、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旺盛。但过去几年,“想花钱没处花”“好产品难找见”的尴尬让不少老人和家庭直摇头。现在倒好,从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到线上线下结合销售,再到银行贷款支持,各路资源都动起来了。

现场最吸睛的是各类展区:有防诈骗讲堂,有康复器具体验,还有以旧换新的适老家具展示。一位78岁的李伯在展区转了一圈后感慨:“以前洗澡怕滑倒,现在人家专门帮忙装防滑垫,还教怎么用智能报警器。”身边的小孙子还吐槽:“姥爷,你那浴室以后比我房间还高级!”

别以为只有硬件升级这么简单。今年活动主打一个字——“融”。什么叫融?就是政府搭台,银行唱戏,企业跳舞。中国人民银行、省内四大行不仅带来了针对养老产业的再贷款政策,还详细介绍如何通过金融工具降低机构运营成本,提高行业活力。据2025年民政部白皮书披露,仅去年一年,全省用于支持社区和机构养老项目的专项资金同比增长21%,而相关信贷投放额度更是翻番,为行业注入强劲动力。

当然,也有人担心:这么多政策落地,会不会又走过场?北京大学老龄研究所调研指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确实存在信息壁垒和申报流程繁琐等问题。但这次山东三市民政部门现场分享经验,把线上申请渠道做细做透,还请来志愿者团队入户辅导,大幅提升了群众获得感。不少社区老人反映,今年申领补贴比往年顺畅多了,不用东奔西跑排长队,“手机一点儿就搞定”。

值得玩味的是,这次活动不仅聚焦传统照护,还有健康管理、中医药膳食等新内容登场。有企业代表倡议推行智慧助餐系统,让独居老人每天都能吃上热乎饭;还有专门为慢病长者设计康复理疗方案,实现医养融合。“咱不能只盯着床位数,更要让晚年生活过得舒坦、有尊严。”这是许多参会嘉宾共同的话题。

当然,好政策需要持续跟进与监督。从市场主体融资清单发布,到校企合作签约,每一步其实都是在打通堵点、疏通血脉。《国务院适老化改造补贴申领指南》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让更多创新型企业、小微创业团队加入赛道,共同丰富供给侧选择。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登记备案的涉老服务机构已超1.2万家,比五年前增长35%(国家统计局核准)。

话说回来,这些变化最终还是要落到每个普通家庭身上。如果没有便捷透明的信息渠道,没有真正接地气的一线落实,再好的蓝图也只能挂墙上当装饰画。所以,看似宏大的产业对接,其实最关键还是一句话:让咱爸妈这一代人享受数字时代红利,不再为“小事”犯愁、不再被“大事”难住!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你觉得这样的银企联动真能解决咱们父母辈实际遇到的问题吗?有没有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欢迎留言讨论!#百家号银发科技#

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资讯